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企業變革>> 資料信息

製造觀的新變革.doc15

所屬分類:
企業變革
文件大小:
60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製造, 變革
製造觀的新變革.doc15內容簡介
製造觀的新變革
微軟,一個並不以物理資源為生存基本支撐的的公司,卻笑傲“江湖”。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前所未有但將成為未來普遍現象的事實表明,當企業無形資源形成的增量超過有形資源時,或者說知識戰勝資本時,有關競爭與成功的定義需要改寫了。
ADXZ谘詢公司研究發現,當發達國家的經濟從製造業向以知識為基礎的工業和服務業轉移時,各種不斷變動的市場對公司的形態與種類正產生一種相似的根本性影響。製造業的基本產品,如鋼鐵、鋁和化工產品以及紡織製品和加工食品,其生產需要巨額的固定資產投資,並且這些固定投資一旦建成,其改變和移動的程度就要受到限製。現在,像印度和韓國這樣快速發展的經濟,正承擔著製造業的角色。西方公司不得不去尋找其他具有競爭優勢的資源,一些公司認為,知識是唯一的長期可持續資源。
這種現象是否意味著“知識製勝規律”僅適用於微軟,ORACLE等這些具有明顯知識特征的企業,而製造業隻是一個與知識企業相對立的概念;是否也意味著知識企業以知識為原料,創造知識載體,而製造企業以一種物質為原料,製造另一種物質。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需要確實了解世界發生的變化。
自70年代初以來,對“未來經濟”或“新經濟”出現過多種說法。先是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Z.K.Brzezinski)的“電子技術時代”;1973年,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Bell)的“後工業社會”;1980年,美國社會學家托夫勒(A.Toffler)的“後工業經濟”;1982年,美國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奈斯比特(J.Naisbitt)的“信息經濟”;1986年,英國福萊斯特的“高技術經濟”;1990年,聯合國研究機構提出了“知識經濟”的說法,明確了這種新型經濟的性質。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明確定義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這種新型經濟的指標體係和測度。目前,又出現了“網絡經濟”、“E經濟”等概念。
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將這個新的世紀稱為“後資本主義”社會,用經濟學家的話說,就是“生產的含義”不再是資本,也不是自然資源、土地、勞動力,而是知識。他在1993年的“後資本主義社會”中寫到:“創造財富的活動既不是為生產性使用配置資本也不是配置勞動,現在,價值來源於生產率和創新,兩者都是知識的運用。”知識可以使人們製定更為明智的決策,可以使人們進行更好的產品開發、流程設計、庫存控製,知識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的應用實現了價值。
預言已經變成現實,就象培根那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時代已經到來。在這知識經濟的大潮中,有遠見的企業和企業家已經在行動了,他們比任何時候更感覺到學習的壓力和學習帶來的快樂;而那些因循守舊和近視者,他們沒有準備知識的盛宴,他們享有的隻是最後的晚餐。我們發現,幾乎在每一次經濟轉型期,總會有巨人倒下,但也有更多的巨人成長。知識經濟帶來了危險,也帶來的機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