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激勵與溝通>> 資料信息

李開複的自傳-做最好的自己(doc 60頁)

所屬分類:
激勵與溝通
文件大小:
236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李開複, 自傳
李開複的自傳-做最好的自己(doc 60頁)內容簡介
李開複的自傳-做最好的自己內容簡介:
李開複博士,剛及不惑之年,已在信息技術領域教學、科研中取得了傑出成就,對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於1998年到北京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現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曆任世界多個著名信息技術公司的高級領導人,正值事業旭日東升之際,他不遺餘力地投身於中國的人才培養和科技教育事業。他為青年學子們寫了一係列文章——《我的人才觀》,《給中國大學生的一封信》,《科技? 人才? 教育》等,諄諄敘解科學技術對國家強盛和現代社會的重要,曆述親身經驗,指點事業成功的規律和達到卓越的途徑。他還開辦了“開複學生網”,在網上與中國青少年談心釋疑。
李開複說,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在特定企業,而是向青年一代傳承知識和經驗。這是因為他從旅美30多年的切身經曆和中外曆史的對比中,看到了 “一個理智、自信、充滿活力的亞洲大國的和平崛起和她開明的治國方針以及勤奮、向上、堅持不懈的拚搏精神”。對故土炊煙的眷戀和悌善愛心引發了他向青年學子傳授知識、經驗和指點津梁的企業管理。
記得那是2003年10月,中國工程院王澱佐副院長和我在出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年會之後,順訪了位於西雅圖市的微軟公司總部。開複親自安排和陪同會見了當代青年IT英雄比爾?蓋茨和微軟奠基人之一的R?拉希德教授,進行了令人愉快的交談。開複還安排了與一批來自中國的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座談會。這都增加了我們對IT產業的了解。
在訪美之前的9月30日,我訪問了開複於1998年創辦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傾聽過張亞勤、沈向洋和張宏江等院長關於微軟企業文化的訴說,有了初步印象。當親自看到在研究院工作的青年學子們寬鬆的工作環境、奮然向上的事業追求和愉悅的精神麵貌,我真是被感動了。
20世紀末信息技術的出現,驀然改變了世界,迅速發展到信息化社會,出現了全新的信息文明。開始時這種變革是局部的,為完成特定任務而創造的。隨著應用範圍的擴大和網絡的出現,信息技術中出現了大係統。像Windows這樣的大型操作係統,要控製程序、管理資源、聯結網絡和人機交換等,規模之大,結構之複雜,從設計、編製、測試到可用產品,需數千人數年之勞作才能實現。今天的信息技術,和航天、三峽、粒子加速器等一樣,已變成大科學、大工程、大係統。人們習慣認為對大工程或大係統的管理需要的是鐵的紀律、細密的專業分工、堅硬的時間表和嚴明的階次服從(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整體)。提倡的是限製自我,以至用“自我犧牲”的精神去服從大局。大自然啟示我們,世界的人口越多,個人所能分享的自由越少。例如,18世紀以前,當世界人口隻有5.5億(1650年),中國人口1.9億(清,1757年)時,人們可以在地球上自由遷徙。到了20世紀下半葉,世界人口達到60億,中國12億,到處人滿為患,各國都采取了嚴格的管理製度,發明了複雜的簽證程序,限製人口的自由流動。同樣,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科學、工程和社會組織中,係統越大或工程越大,對局部組件的功能限製就越嚴格,子件的自由度就越小。這是不可避免的,否則係統的總體功能就會喪失、癱瘓而出現導致衰亡的混亂。動物器官的分工、不同細胞的功能特化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最高啟示。在如今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文化多元和五彩繽紛的世界裏,在功能高度特化、組成極為複雜的科學工程係統中,為達到係統的優越性能,對局部、子係統、組件不能沒有製約,不能沒有紀律。紀律規範和製度是絕對必需的。另一方麵,隻講整體的需要,過分強調全局的性能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引向總體管理的獨裁和專製,扼殺分係統、子係統和個人的些許自由和創造性,窒息了機體進步的動源,也必導致整個係統的停滯、腐朽、僵化和衰亡。在人類社會中,無論是近代社會組織或者工程科學史中都提供了無數的事實證明了這個規律。
地球史上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中恣意橫行、統治過地球1.5億年之久的恐龍,正是由於它們那龐大笨重又僵化了的機體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進化,所以走向了衰亡滅絕,不管地球環境大變動是由小天體撞擊地球,還是火山爆發或者由於宇宙環境變化而引起的。這在地質學界和生命科學界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現代係統工程始終處於兩難之中,很難找到既保證係統整體功能優化,又能使子係統和組分發揮進步的能動性,這個問題至今是係統科學中的難題。
我們在研究院看到了另一種被稱之為企業文化的管理模式:形成誠信、友誼、和諧、主動協同、公平合理的工作環境,鼓勵人人創造,個個創新,提倡做得比過去更好,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的那種奮進精神。
在那裏工作的中國學子們愉悅地訴說他們的工作佳境和實現了的創造發明,為推動信息產業進步所做出的貢獻而意氣風發。我們未來得及去了解在微軟的大係統總體是如何協調的,是否也有“堅硬”的時間表和對個人創新的“限製”。開複講的“要的是有用的創新,而不是為創新而創新”是否也是一種必要的限製,我不敢斷言。無論如何,那種鼓勵人人創新,提倡每個環節都追求卓越的風尚會更好地發揮每一位參加大工程的工程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提高全係統的功能會提供更多的選擇。這可能是最終達到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放手創新的理想境界的重要步驟。總體和組分同時進化,就會避免恐龍滅絕這種悲劇的發生。
開複熱心於培育中國第一流人才,是出自對中國青年學子們的信心。我想起了1995年曾在美國《時代周刊》(1995年9月號)上見到某君Jeff Wise寫的一篇評論,題目是《是否亞洲人更聰明些?》文中說,經過多次符合科學標準的測試統計表明,亞洲人特別是華裔子弟的智商都較高:日本人是103,美國人101-102,中國人110。Jeff Wise說,研究人員進行過多次不同規模的測試,結果都大同小異。在科學界有爭論的問題是,即使這類些微差別確實存在,是否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和貢獻?眾多的曆史事實證明,答案是否定的。智商還不是智慧,前者對後者的影響最多是間接的。每一個人都在社會群體中生活和工作,隨社會進步而生存、成長和奉獻。如果閉於自我,封於幽室,凝結於隘事,看不到大局,至死不識社會進步大潮,那麼即使智商高一點,隻能稱之為小聰明,反而做出許多傻事、蠢事、壞事,像紅樓夢裏的那個王熙鳳,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有智慧的人識大局、知環境、認航向,尊重別人、善於共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才智,在為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企業、事業做出貢獻的過程中達到卓越。在瑣事碎物方麵即使糊塗些,也不是笨的表現。這大概是宋? 蘇軾所說“大智若愚”的含義吧。
李開複博士,在科研中有重要建樹,受到同行敬仰。信息科學技術是現在發展最快、對社會進步影響最大的事業,開複在這一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貢獻。30多年的旅美生涯中,他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觀察了解世界各類國家和社會。我讀過他寫的多篇文章,知他閱曆廣泛,觀察細致,知識豐富,論述有可靠的科學依據和事實支持。他以真誠的感情和對中國青年學子的手足親情,捧心置腹傳述他的經驗、觀察、告誡和期盼。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業餘時間用於研究、寫作、發表文章,以期對青年們有所幫助。2004年中他在公益網站上與2000多位學子交流、答問、釋疑和談心。現在要出版的書《做最好的自己》,結合他的人生經曆和事業成功的經驗,提出了“成功同心圓”的理念,即以誠信價值觀為中心,包涵著六種姿態,決定著六種行為準則,作為現代社會中一個人尋找通向成功和達到卓越道路的抽象模型,對於青年學子們選擇未來的道路,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雕塑出未來的自己是會有幫助的。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