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新利体育取现 >> 市場分析>> 資料信息

我國肉類產品出擊國際市場(doc 36頁)

所屬分類:
市場分析
文件大小:
172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產品, 國際市場
我國肉類產品出擊國際市場(doc 36頁)內容簡介

我國肉類產品出擊國際市場內容提要:
我國肉類消費總量穩定增長,目前人均豬肉占有量為33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據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17日在此間召開的全國肉業大會上透露,長期以來,我國城鄉居民肉類消費中,豬肉占據主要地位。由於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城鎮人口總量不斷提高,同時,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為我國肉類消費提供一個穩定上升的空間。

他同時表示,從消費結構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來豬肉的消費比例有所下降,牛、羊、禽肉消費比例不斷上升。據統計,200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肉類中,牛、羊、禽肉占3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肉類中,牛、羊、禽肉占21.5%,分別比1990年提高10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類消費將進一步向數量增長與品質提高並舉的方向發展。

另據了解,我國城鄉居民肉類消費差距不斷縮小。城鄉居民家庭人均肉類消費之比,由1981年的2.17下降為1991年的1.97,2003年進一步下降為1.83。

從消費方式看,社會化消費比重逐步擴大。2003年餐飲業的社會肉類消費量為1000萬噸,家庭肉類消費量為2800萬噸。


美國環境組織世界觀察研究所指出,過多的肉類消耗特別是大量高脂肪肉類和奶製品以及蛋類的消耗,正在導致一些全球性疾病比如心髒病、中風和癌症的發病率增加。而且過度放牧還破壞了自然環境,消耗了資源。

世界觀察研究所的報告認為,目前的肉類消耗方式對人類的健康極為不利。科學家發現,過量的膽固醇,飽和脂肪和蛋白質易引發心髒病等嚴重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廣為流行的含有高脂肪的漢堡包已經導致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上升。

世界觀察研究所研究員布裏安?哈維爾在該所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世界肉類生產已從1950年的4400萬噸上升到了1997年的2.11億噸。當今人類同大約10億頭豬、13億頭奶牛、18億隻羊和135億隻雞共享地球資源。雖然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中國家對肉類的消耗翻了一番,但是仍然隻有發達國家肉類消耗的1/3。

肉類生產和消費的增加導致過度放牧,飼料用糧大大增加,目前世界36%的糧食用於飼養牲畜。

過量的牲畜和家禽糞便還會對江河湖泊和其他水源帶來汙染。在美國,牲畜所排泄的廢物是人類生產垃圾的130倍。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豬肉生產國,占世界豬肉產量的49.2%,亞洲的86.0%,豬肉人均占有量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豬肉既是中國城鄉消費者肉食消費的主體,也是肉類生產的主體和傳統的出口創彙產品。近幾年,中國每年出口豬約30多萬噸,其中一半為供應香港、澳門地區的活豬,每年200~300萬頭;一半為冷凍豬肉,以俄羅斯(占中國出口總量的60%左右)和中國香港地區為主。加入WTO後,中國養豬生產相對於歐、美、日等國家仍然具有優勢,主要是價格上的絕對優勢。

  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和飼料價格的降低有利於增強中國養豬業的競爭優勢。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豬肉生產成本每千克為10.87元,英國為10.96元,丹麥10.63元,法國10.76元,荷蘭10.21元,日本30.26元。中國僅為7元多一點,其中農戶養生豬為7.29元,國有集體養生豬為7.55元,專業戶養生豬為7.02元。進入21世紀,中國勞動力成本呈現上升的趨勢,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廉價勞動力優勢在較長時期內將不會改變。另一方麵,中國承諾大幅度開放粗糧市場,進口玉米的關稅將下調至配額關稅,進口配額達到720萬噸。

  據此測算,如果中國糧食政策實行“放飼料,保口糧”的方針,則粗糧的國內生產將下降12%,而進口可能增加148%,粗糧的國內價格將下降12%。這意味著國內配合飼料生產有可能實現低成本運作,導致飼養成本的降低。


  保有國內市場手段不僅靠關稅
  中國豬肉進口關稅目前有較大幅度降低(從45%降至12%),但進口數量增加有限。因為盡管中國居民消費以豬肉為主,但對鮮豬肉有較強的偏好,而大宗進口產品隻能是冷凍豬肉,因而銷路將受到一定限製。同時,國際市場上的豬肉供應數量相對較小(歐盟是世界最大出口國,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6%),進口增加時會顯著拉動價格,從而引起國內供給和需求的調整。

  中國冷凍豬肉產品出口俄羅斯市場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出口港澳地區的活豬因當地飲食結構的變化和豬肉替代品的增多,呈緩慢下降之勢。最具有吸引力的出口市場是日本。日本因養豬成本優勢的喪失,成為亞洲最大的豬肉進口國,並主要從中國台灣省進口,其次是丹麥和美國。但是1997年中國台灣省的養豬生產和出口均呈現萎縮。中國具有鄰近日本的地理區位優勢和比較成本優勢,隻要在防疫方麵增強競爭能力,就有可能抓住這一機遇。此外,受收入和人口增長的拉動,東南亞地區對豬肉及製品的需求將趨於增加。目前,越南人均豬肉量隻有14.4kg,是中國人均占有量的41%;泰國為5.1kg,僅為中國的15%。因此,擴大中國豬肉產品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份額將有較好的前景。


  今後出口會更多
  目前,中國豬飼養量約占世界的50%,豬肉產量占世界的46%;1999年,中國肉類總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6%;禽蛋產量自80年代中期、肉類產量自90年代初期,即已居世界首位,堪稱畜牧生產大國。然而,與此並不相稱的是,中國的畜牧產品出口量卻僅占總產量的1%左右。

  據有關專家分析,中國加入WTO後,肉類產品出口可享受低關稅、少壁壘以及WTO成員國之間種種最惠國待遇,這將會有力地促進中國畜牧產品的出口。更有樂觀的估計說、到2005年實現貿易自由化時,中國豬肉年出口量將會上升到600萬噸,禽肉將淨出口100萬噸。

  另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市場豬肉、牛肉、羊肉價格僅分別為國際市場價格的57%、84%和54%。禽肉價格國際市場為中國的1.5倍~2倍,特別是雞胸脯肉等由於需要手工操作,因此在價格上中國有著明顯優勢。因此,中國畜牧產品出口量小的根本原因,不在價格,而在品質,在質量檢疫管理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