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网址多少 >> 財務知識>> 資料信息

國際經濟學教學大綱(DOC 36頁)

所屬分類:
財務知識
文件大小:
13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國際經濟學, 教學大綱
國際經濟學教學大綱(DOC 36頁)內容簡介
內容摘要
第一章  比較優勢理論
本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教學,要求學生了解古典經濟學家關於國際貿易的基本思想;掌握絕對優勢原理和相對優勢原理的含義和內容;理解機會成本的概念並運用生產可能性曲線進行簡單的圖形分析。
第一節 絕對優勢原理
一、古典經濟學家對重商主義的批判
重商主義者視金銀貨幣為財富的唯一形式,因而一切國際經濟活動的目的就在於獲取金銀,
對外貿易作為獲取金銀的重要手段,必須以追求順差為出發點。所以,重商主義主張利用國家政權幹預對外貿易。
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對重商主義理論進行了批判:(1)大衛?休謨指出,在金本位製度下,金銀的流入會擴大國內貨幣供應量,導致國內物價上漲,從而削弱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鼓勵商品進口,因此重商主義所追求的貿易順差在長期內是難以實現的。(2)亞當?斯密認為,重商主義的財富觀歪曲了社會財富的真正含義,實際上,衡量一國財富的標準不是金銀貨幣的存量,而是可供國民消費的商品和勞務的種類和數量。
二、絕對優勢原理
利用簡明的術語,斯密提出的絕對優勢原理可以概括為:在兩國生產兩種商品的情況下,
其中一國在一種商品的生產中具有較高效率,另一國在另一種商品的生產中具有較高效率,則兩國在不同商品上分別擁有絕對優勢,此時,如果兩國根據各自的絕對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並相互進行交換,雙方均能從中獲益。
第二節 比較優勢原理
一、比較優勢原理的基本思想
所謂比較優勢,指的是一個國家較之其他國家在特定商品的生產上比其他商品的生產相對
地更有效率。
比較優勢原理的基本觀點是:在兩國生產兩種商品的情況下,其中一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
均占據絕對優勢,另一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都處於絕對劣勢,則優勢國可以專門生產優勢較大的那種商品,劣勢國可以專門生產劣勢較小的那種商品,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國際交換,雙方仍能從中獲利。簡言之,“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二、比較優勢原理的數例說明
通過假定英、美兩國生產和交換小麥、棉布兩種商品,用簡單的實例論證比較優勢原理。
三、比較優勢原理的假定條件
李嘉圖模型的假定條件:(1)勞動價值論;(2)2×2模型,即兩國生產兩種商品;(3)
生產要素充分就業;(4)商品和要素市場完全競爭;(5)邊際成本不變;(6)不存在貿易障礙和交易費用;(7)貿易平衡;(8)靜態經濟。
第三節 機會成本與比較優勢
一、基於機會成本的比較優勢
所謂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既定條件下,額外生產1單位一種商品所必須放棄生產另一種
商品的數量。引入機會成本後,比較優勢原理可以表述為:當一國在一種商品的生產中相對另一國具有較低的機會成本時,該國在這種商品上便擁有比較優勢,根據由機會成本決定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可以給有關國家帶來貿易利益。
二、生產可能性曲線與比較優勢原理的幾何分析
所謂生產可能性曲線,指的是一國在要素充分就業及發揮最佳生產效率條件下可能生產的
最大商品產出組合。生產可能性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表示商品生產的機會成本。在李嘉圖模型中,生產可能性曲線是一條直線。利用生產可能性曲線,可以對比較優勢和國際貿易的利益進行幾何分析。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