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報告(doc 14頁)
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報告目錄:
二、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三、發展任務
四、建設重點
五、主要措施
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報告內容摘要:
(一)“九五”期間發展的主要成就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九五”期間,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中央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九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農村經濟社會麵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是實現了主要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曆史性轉變。“九五”期間,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增長,糧食除2000年減產幅度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穩定在5億噸左右,人均糧食占有量連續達到或超過400公斤,多數農產品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供大於求。農產品供求關係的重大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成就,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誌。二是農村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非農產業占農村經濟的比重不斷提高,2000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占農村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64%,比1995年提高9.2個百分點。到2000年底,農村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員已達1.75億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萬人。三是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土地第二輪家庭承包順利完成,家庭承包經營製度進一步鞏固;糧食、棉花流通體製改革取得明顯進展;農村稅費改革開始起步,試點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農業運行機製和經營方式創新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市場經濟體製框架初步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明顯加快。五是農民基本解決了溫飽,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間,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4.7%,沒有解決溫飽的農村貧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萬人減少到2000年底的3000萬人,基本完成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農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恩格爾係數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 。這些成就的取得,既為全國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貢獻,也為“十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