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零售業運作案例(doc 30頁)
中外零售業運作案例目錄:
一、 中外醫藥零售業的親密接火
二、 戴爾:供應鏈管理鑄就“不可複製”的成功
三、 受挫的“蒲公英”實驗:一個農村連鎖經營之路
四、 太陽係的“城市星河艦隊”聯盟
五、 錦程國際物流的創新發展模式
中外零售業運作案例內容摘要:
關資料顯示,國外幾十家,甚至幾家醫藥批發企業就承擔了全國的藥品供應,而我國的藥品批發企業多達1.615多家,多數企業規模小,運營成本高,市場分散,經營行為不規範。據統計,全國具備“三證”的藥品批發企業1.65萬家,但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不到5%,名列前10位的批發企業銷售總額占市場總額的20%左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藥品市場規模為我國10倍的美國隻有近百家醫藥批發企業,大公司年銷售額在20億美元以上,目前排名前3位的公司銷售收入占全美的96%。
麵對中國醫藥零售業的現狀,在政策的大門敞開後,外資企業將如何進入中國醫藥零售業呢?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醫藥流通企業的運行需要很多基礎,在渠道、物流等方麵都需要時間建立。因此,外資將主要采取並購重組中國醫藥流通企業的辦法,以便快速占領中國醫藥零售業的巨大市場份額。因此,有專家指出,中國醫藥流通企業在開放之初,將麵臨國外大醫藥零售業的巨大挑戰。
針對這種巨大挑戰,中國醫藥流通企業隻要應對方針正確,我以為並非沒有機遇,而是大有可為的。既然外資可以並購重組中國醫藥零售企業,那麼為什麼國內具有實力的企業就不能先行一步,盡快把自己做大做強呢?可喜的是近兩年一大批中國知名醫藥企業已然先行了一步,通過重組、並購在全國建立起了自己的營銷網絡。同時,許多醫藥企業正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許多醫藥企業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已構築起市場覆蓋麵廣、觸角靈敏的營銷網絡,並與醫療單位、零售藥店等終端客戶以及醫藥批發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
有人說,市場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講是關係經濟,外資欲搶占中國的醫藥零售業市場,必須與國內的醫藥批發企業合作,才能迅速占領已然基本定型的醫藥批發零售網絡,否則,外資欲獨立建立自己的網絡,其花費的精力、成本將大大增加,也許數年內建立起了全國的營銷網絡,但由於成本加大,無疑將使競爭處於劣勢。為此,中國醫藥零售業隻要能夠繼續擴張自己的網絡,並采用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實現物流的信息化、網絡化、標準化,通過網絡平台和信息技術將製造商與供貨商以及客戶連結起來,不斷降低藥品流通費用,降低經營成本,這樣就有了與外資進行肉搏戰的基礎。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市場提供了平台,同時也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機遇,更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親密接觸的機會。盡管中國的醫藥零售企業還有這樣、那樣的劣勢,但隻要敢於真誠麵對挑戰,興許也能闖出一片屬於中國企業的市場。因此,無論是親密接觸好,親密接“火”也好,也不論是短兵相接,還是肉搏戰都不是一件壞事。經過一場廝殺之後,也許對雙方都有了更新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