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遊離輻射與遊離輻射的定義(ppt 87頁)
非遊離輻射與遊離輻射的定義(ppt 87頁)內容簡介
非遊離輻射與遊離輻射的定義目錄:
1、非遊離輻射的範圍
2、紫外線
3、紅外線
4、雷射
5、電磁場
非遊離輻射與遊離輻射的定義內容簡介:
非遊離輻射不同於遊離輻射來自於放射性核種的蛻變,它不會造成受暴露物質的組成原子產生遊離效應。為能量低於 10 電子伏特(eV) ,也就是說頻率小於 2.4?1015 赫茲(Hz),波長大於124nm 的電磁輻射波段。據估計,當臭氧減少 10% 時,將使波長小於 300 nm 的紫外線到達地球的量增加一倍,但對於 UVA 波段的紫外線,並沒有顯著影響。所謂光化性的紫外線(actinic ultraviolet)是指能導致化學反應的紫外線,包括波長小於 320 nm 的紫外線。由以人體模型所做的紫外線劑量測定研究指出,人體最大日照部位包括: 足尖、肩膀和耳朵、後頸部、和接近鼻子、顴骨和下嘴唇區域。
在 UVB 產生日曬灼傷的有效性研究上發現,約 60%接受上午 10 時到下午 2 時的日照,波長 300 nm 的紫外線在上午 9 時和下午 3 時的太陽光度,相對於正午而言減低 10 倍。在瑞典的研究指出,對室外、室內和室內外混合的工人的 UVB 年暴露劑量分別為 6、2 和 1 kJ/m2 (?20%)。由反射而來的 UV, 對於考慮眼睛所遭受的劑量相當重要。
..............................
用戶登陸
能源化工熱門資料
能源化工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