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回顧與展望規劃(ppt 64頁)
我國保險回顧與展望規劃內容提要:
其次,外資保險公司業務發展迅速。1至11月22家外資壽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316.59億元,同比增長322.18%,即便剔除中意人壽的200億元大單,增長速度也遠遠超過中資保險。自2004年12月11日以來,外資壽險公司陸續獲得團險經營資格並獲得了更大的經營地域自由度,這些都是促使外資壽險強力增長的有利因素。隨著外資保險公司業務的快速增長,外資壽險市場占有率更是提高到9.39,剔除200億元大單,市場占有率也提高到3.46%。
2005年,獨資和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全國布局,形成了以沿海為基地,向東北和中西部擴展的形勢。它們將在已經具有成熟經驗的健康險、團險等領域對中資保險公司形成全麵的威脅。國內合資壽險公司的“婚姻”問題無疑是中國保險市場放開之後的焦點之一。隨著三年保護期的過去,來自股東的變動之累、爭吵之痛,已然成為合資保險公司一道必須跨越的坎。
2005年2月15日,中國保監會聯合證監會頒布了關於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這表明保險資金結束了自去年10月允許直接進入股市以來的“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尷尬局麵,真正開始涉足股市,資金全托管概念的提出也就順理成章了。目前,首批30家保險資金全托管試點正式啟動。
2005年剛開春,中意人壽就一舉吞下中方股東中石油200億元的團險保單,從而引爆了團險市場新地震,被認為是外資問鼎團險市場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明確地傳遞出一個信號:合資保險公司利用股東資源優勢強攻市場的力量不可小覷。合資保險公司在借助外方股東的國際經驗、成功的產品及技術係統之外,還會充分利用中方股東的資源打開新的銷售渠道。
由於統計困難,目前仍無法獲知“地下保單”的確切規模。普遍的估計是,每年有上百億元保費通過“地下保單”從內地流入港澳。雖然中國保監會已明確表示要加大整頓力度,香港保險監管機構也曾多次宣稱,要對銷售地下保單的公司進行懲罰,但在過去的一年中,地下保單仍然在上海、溫州、廣州和深圳等地風生水起。
新生命表數據來源於國內經營時間較長、數據量較大的六家壽險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太平洋、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友邦。六家公司共提交了1億多條保單記錄,占全行業同期保單數量的98%以上;這在全世界生命表編製曆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新生命表於2006年1月1日起實施,預示著壽險產品費率市場化的開端,也促使各家創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