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市場貿易理論(ppt 23頁)
現代市場貿易理論內容提要:
20世紀60年代以來,要素稟賦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並逐漸成為占主體的國際貿易,並且,相當部分的貿易是在相同的產業內進行的,如雙向貿易等等。傳統貿易理論不能很好地對此予以解釋。現代國際貿易理論是相對於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而言的,指20世紀60年代以來,伴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而產生的一係列新的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的國際貿易理論
當代經濟學家默瑞?坎姆與保羅?克魯格曼從“規模經濟”的角度解釋這一國際貿易的新傾向。
一、規模經濟的基本原理
從微觀經濟角度講,產品的平均成本會受生產規模的影響,並隨著規模的擴大,產量的增加,這種限製會減少,每單位投入的產出會增加,產品的平均成本會下降,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隨著產量的不斷增加,這種遞增的規模報酬會達到頂點,即最佳規模。企業的生產規模會隨著產量(規模)的擴大而下降、不變,上升,從而形成“U”字形。
發達國家之間工業產品的“雙向貿易”
(1)基礎是規模經濟。由差異產品產生,並非技術不同或資源配置不同所產生的比較優勢;產業內貿易發生的真實動因,是基於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而發生的貿易現象。
(2)使貿易雙方獲得兩方麵利益。規模經濟導致低成本、低價格;差異產品提高了消費者的滿足程度,消費者可從產品的多樣化或更便宜的價格水平中得到更大的滿足。
(3)貿易無固定模式,一國集中生產哪一種產品,可以自然產生,也可協議分工。
五、產業內貿易指數(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的衡量
產業內貿易指一個國家在出口的同時又進口某種同類產品。這裏的同類產品是指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至少前3位數相同的產品,即至少屬於同類、同章、同組的商品由於統計及其它的因素,常被統計為產業內貿易的雙向商品貿易有:邊境貿易;農產品的季節性貿易;跨國公司的母公司與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之間的貿易。
格魯貝爾(Grubel)及勞埃德(Lioyd)在研究產業內貿易理論時,用產業內貿易指數來衡量產業內貿易水平的高低,當B=1時,表明這種產業的產品出口與進口相等,產業內貿易水平最高。對產業定義的寬窄或者商品組的大小將影響B值的大小,一般來說,對產業的定義越寬泛,B值就越大。B值的大小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者經濟體參與國際競爭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