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醫療機構管理>> 疾病及醫療>> 資料信息

炭疽病診斷治療與處置方案(doc 22頁)

所屬分類:
疾病及醫療
文件大小:
592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炭疽病, 診斷, 處置方案
炭疽病診斷治療與處置方案(doc 22頁)內容簡介

附件:
炭疽病診斷治療與處置方案(2005年版)


炭疽(anthrax)是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炭疽杆菌主要從皮膚侵入引起皮膚炭疽,使皮膚形成焦痂潰瘍與周圍膿腫和毒血症,也可引起吸入性炭疽或胃腸炭疽,均可並發敗血症。炭疽杆菌有可能作為生物武器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因而近年來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病原學

炭疽杆菌是形體最大的革蘭氏陽性杆菌,大小1~1.5 ? 3~5 μm,兩端平截,呈鏈狀排列,鏡下形態呈竹節狀,鏈的長短因菌株和細菌所在環境而異。在人體、動物體內或特定環境條件下(於碳酸鹽瓊脂培養基上於5%~25% CO2下培養),該菌可形成莢膜,印度墨汁染色可見杆菌周圍的透明環,堿性美藍染色莢膜呈紅色。在體外環境下可形成芽胞,未遊離的芽胞在菌體中央。此菌無鞭毛,不運動。
該菌在普通培養基生長良好,最適培養溫度為35℃~37℃,普通孵箱培養和CO2 孵箱培養均可,在厭氧條件下也能生長。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為粗糙型,表麵濕潤,呈獅子頭狀,有的菌株在菌落一側形成尾突。於血瓊脂平板上培養15~24 h,分離較好的菌落直徑為 2~5 mm,扁平和微突起的菌落呈不規則圓形,邊緣為波浪狀,表麵光滑。培養物為黏性,當用接種環挑取時會形成立起的尾狀突起。炭疽杆菌不造成β-溶血,但在長時間融合,過度生長區可能見到微弱溶血現象,不能與β-溶血混淆。低倍顯微鏡下菌落邊緣呈卷發樣,稱為獅頭樣菌落。該菌在純培養菌接種肉湯培養的基培養特征為絮狀沉澱生長,肉湯培養基不混濁。
炭疽杆菌生化反應不活躍,卵黃反應、硝酸鹽還原和明膠液化以及觸酶均為陽性,不分解澱粉和甘露醇。抗原結構可分為兩大組,即菌體抗原和外毒素。菌體抗原包括莢膜多肽和菌體多糖。莢膜具有抗吞噬作用,與毒力有關,細菌變異不形成莢膜時,致病性也隨之消失。多糖抗原與毒力無關。外毒素複合物由水腫因子、致死因子和保護性抗原組成。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