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新藥申報資料中常見問題的分析.doc17
中藥新藥申報資料中常見問題的分析.doc17內容簡介
一、藥學方麵的常見問題
(一)、製備工藝及研究資料 5,6號資料
1、劑型選擇的依據
(1) 未充分了解所選劑型的特點和局限性,盲目求“新”或趕時髦而選擇某些新劑型,如蛇膽川貝含片、××皂甙軟膠囊。
(2) 未考慮臨床對所選劑型是否需要,或所選劑型的給藥途徑是否適於臨床適應症。如生脈滴丸,保心包貼膜用於手術創口;
(3) 未從處方藥物成分的理化性質(如溶解性、酸堿性、極性、解離度、穩定性等)方麵,考慮所選劑型是否會影響製劑中藥物的釋放、吸收或穩定性。如牛黃不宜做成口服液,水溶性較差,在成品中較難鑒別檢查出來
(4) 用藥對象選擇不合理,治療牙痛的藥製成××香口膠。
(5) 用藥劑量偏多。膠囊一次服用6粒以上,偏多;若一次服用量為15克生藥,出膏率為10%,1.5克浸膏,若加輔料為2.0克,裝0號膠囊,5粒,基本認可。若一次服用量為50克生藥,製成膠囊劑偏多,製成顆粒劑則不會偏多。若是50克生藥,作成膠囊偏多,作成顆粒劑則不偏多,但服用不如膠囊方便,應綜合考慮。
(6) 同一品種已有多個劑型,但劑改所選劑型並無先進性。如雙黃連栓,用於治療企業管理感冒。
2、工藝路線設計
(1)設計依據:①未提供;②闡述不夠清楚,未從處方藥味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有關藥材提取物的現代藥理報道、中醫臨床用藥情況及劑型要求等方麵闡述設計思路,以說明處方中各藥味的處理方法(如水提、醇提、打粉等)及所采用的成型工藝路線;③設計的理論依據不夠充分時,未設計多條工藝路線進行實驗對比。
(2)打粉入藥:①選擇過多藥味以生粉入藥,造成服用量偏大或衛生學指標難以控製;②未說明藥材生粉入藥的理由,或提供的依據不夠充分。
(3)揮發油的提取與包合:①未提供某些含揮發油藥材不提揮發油的依據;②揮發油與製劑的療效有關,但未考慮提油;③固體製劑中,揮發油未設計對其包合,以增加其穩定性。
(4)醇提與水煎:①對方中藥味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質未加分析,就盲目沿襲傳統用藥習慣而設計將全方藥材用水煎提;如青皮、大黃等②對某些既含水溶性又含醇溶性有效成分的藥材,未說明理由而設計單用水提或單用醇提,如丹參、五味子等。
(5)分提與混提:①未考察藥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或配伍變化(如生物堿類與有機酸類、鞣質類成分在共煎中可形成沉澱而在濾過操作中損失)而設計群藥混提;②一些藥味可混提而設計為分提,致使工藝複雜化。
..............................
(一)、製備工藝及研究資料 5,6號資料
1、劑型選擇的依據
(1) 未充分了解所選劑型的特點和局限性,盲目求“新”或趕時髦而選擇某些新劑型,如蛇膽川貝含片、××皂甙軟膠囊。
(2) 未考慮臨床對所選劑型是否需要,或所選劑型的給藥途徑是否適於臨床適應症。如生脈滴丸,保心包貼膜用於手術創口;
(3) 未從處方藥物成分的理化性質(如溶解性、酸堿性、極性、解離度、穩定性等)方麵,考慮所選劑型是否會影響製劑中藥物的釋放、吸收或穩定性。如牛黃不宜做成口服液,水溶性較差,在成品中較難鑒別檢查出來
(4) 用藥對象選擇不合理,治療牙痛的藥製成××香口膠。
(5) 用藥劑量偏多。膠囊一次服用6粒以上,偏多;若一次服用量為15克生藥,出膏率為10%,1.5克浸膏,若加輔料為2.0克,裝0號膠囊,5粒,基本認可。若一次服用量為50克生藥,製成膠囊劑偏多,製成顆粒劑則不會偏多。若是50克生藥,作成膠囊偏多,作成顆粒劑則不偏多,但服用不如膠囊方便,應綜合考慮。
(6) 同一品種已有多個劑型,但劑改所選劑型並無先進性。如雙黃連栓,用於治療企業管理感冒。
2、工藝路線設計
(1)設計依據:①未提供;②闡述不夠清楚,未從處方藥味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有關藥材提取物的現代藥理報道、中醫臨床用藥情況及劑型要求等方麵闡述設計思路,以說明處方中各藥味的處理方法(如水提、醇提、打粉等)及所采用的成型工藝路線;③設計的理論依據不夠充分時,未設計多條工藝路線進行實驗對比。
(2)打粉入藥:①選擇過多藥味以生粉入藥,造成服用量偏大或衛生學指標難以控製;②未說明藥材生粉入藥的理由,或提供的依據不夠充分。
(3)揮發油的提取與包合:①未提供某些含揮發油藥材不提揮發油的依據;②揮發油與製劑的療效有關,但未考慮提油;③固體製劑中,揮發油未設計對其包合,以增加其穩定性。
(4)醇提與水煎:①對方中藥味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質未加分析,就盲目沿襲傳統用藥習慣而設計將全方藥材用水煎提;如青皮、大黃等②對某些既含水溶性又含醇溶性有效成分的藥材,未說明理由而設計單用水提或單用醇提,如丹參、五味子等。
(5)分提與混提:①未考察藥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或配伍變化(如生物堿類與有機酸類、鞣質類成分在共煎中可形成沉澱而在濾過操作中損失)而設計群藥混提;②一些藥味可混提而設計為分提,致使工藝複雜化。
..............................
上一篇:中藥現代化發展分析(doc 6)
用戶登陸
醫療知識熱門資料
醫療知識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