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doc 18頁)
一、風濕病
二、感染性心內膜炎
三、高血壓病
五、病毒性心肌炎
六、心力衰竭
一、風濕病
風濕病(rheumatism)是一種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變主要侵犯全身結締組織,為結締組織病的一種,常累及心髒、關節、皮膚、血管和腦等器官,其中以心髒受累危害最大。急性期稱為風濕熱(rheumatic fever),臨床上除有心髒,關節等症狀外,常伴有發熱、血沉加快、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抗體滴度增高等表現。風濕病遍布我國各地,以東北及華北發病率較高。初次發病多在5~15歲之間。由於本病極易反複發作,多次發作後,常造成心瓣膜變形,成為風濕性心瓣膜病。因此,預防兒童和青少年的風濕病,特別是防止其反複發作,對減少企業管理風濕性心瓣膜病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
【病因及發病機理】風濕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仍未完全闡明。長期以來都認為本病的發生與上呼吸道的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下稱乙鏈)感染有關,其主要根據是:
①患者在發病前2~3周多有乙型鏈球菌感染(如咽峽炎)史;②發病時, 95%以上患者血中抗鏈球菌抗體(如ASO)增高;③應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預防乙型鏈球菌感染,可降低風濕病的發病率。但是風濕病並非乙型鏈球菌感染直接引起,因為無論在患者的血波或病灶中均未檢出過鏈球菌,而且其病變的性質也與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不同,相反卻與其它結締組織病的變態反應性病變相似。因此,目前普遍認為風濕病是一種與乙型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免疫學研究證明,乙型鏈球菌的細胞壁上含有多種抗原成分,特別是其中的M蛋白抗原和C多糖體抗原最為重要,它們與人體心肌肉膜和結締組織的糖蛋白成分存在交叉反應。因此,在乙型鏈球菌感染時機體對這些細菌成分所產生的抗體,既作用於鏈球菌本身,也作用於自身心肌和結締組織的有關抗原,形成交叉免疫反應,引起結締組織損傷。此外,近年也有人提出病毒感染和遺傳因素參與風濕病發病的可能性。
雖然風濕病和鏈球菌感染有密切關係,但感染乙型鏈球菌的人中隻有1%~3%發生風濕病,說明機體狀態在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和對上呼吸道乙型鏈球菌感染的有效防治,風濕病發病正日趨減少。
..............................
- 此欄目下沒有熱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