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醫療管理知識分析(DOC 7頁)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醫療管理知識分析(DOC 7頁)目錄:
一、心身關係與心身疾病
二、與心理因素有關的軀體疾病
三、心身疾病的解釋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醫療管理知識分析(DOC 7頁)簡介:
由於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於是有人提出每個人對於刺激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反應型式,因此而患不同的心身疾病.例如,恐嚇可使一個人產生心悸,而對另一個人產生腹瀉.對於應激反應的這種個體差異,有幾種解釋,如體質、學習和條件反射,心理防禦機製破裂的結果等等.
①體質.有人認為體質使人產生特殊的應激反應,如明斯基(Minsky)對加拿大傘兵所傲的調查,他根據士兵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的高低把士兵分為胃蛋白酶高組和胃蛋白酶,低組,經過16周的緊張訓練以後,發現63例胃蛋白酶高的一組中,9例發生十二指腸潰瘍,而胃蛋白酶低的一組中,無一例有胃腸道損害。所以明斯基認為體質因素是促使發生十二指腸潰瘍的條件.
另外有人主張“器官衰弱”是由於遺傳、早年的軀體疾病、營養不良、或胎內的一些情況所造成.但盡管有不同的觀點,體質派的學者們強調,個體並不是始終如一地進行反應,而是更多地傾向於耐受,或依自然法則而使某些軀體器宮發生變化,並且最終被應激所損害.
②學習。持學習觀點的學者們主張,單一的強化反應是由情緒反應決寇的.因為在任何時候,一個人隻要有情緒活動,就會發生許多自主神經的變化,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腸蠕動改變、肌肉緊張等等,這種情緒活動和自主神經係統變化之間的聯係一但被強化,就可能被固定下來.例如,兒童害怕上學,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結果出乎意料地被允許留在家裏不用上學去,於是這種自主神經的反應就在操作強化的基礎上而學習到了。後來經學者萊什曼(Lachman,1972)等進一步研究發現,心身疾病本身又可以作為一種刺激,造成一些內在反應,這種反應又可引起或加強心身疾病,如此惡性循環不已.如:胃潰瘍這個有害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多等反應,而胃酸分泌增多又使潰瘍加重,潰瘍加重又進一步影響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又進一步使潰瘍加重.也就是潰瘍使人煩惱,而煩惱又造成胃酸分泌得更多,從而使潰瘍加重,這又更增加了煩惱......
..............................
- 此欄目下沒有熱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