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常識培訓教程(doc 56頁)
質量管理常識培訓教程目錄:
1、質量管理概述
2、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術語
3、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4、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5、質量法規體係
6、質量管理組織體製
7、質量體係
8、質量監督
9、質量認證
10、質量管理的經濟效益
質量管理常識培訓教程內容摘要:
1、傳統質量管理階段
這個階段從開始出現質量管理一直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的工廠逐步取代分散經營的家庭手工業作坊為止。這段時期受小生產經營方式或手工業作坊式生產經營方式的影響,產品質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實際操作經驗,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計和簡單的度量衡器測量而定。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質量檢驗、質量管理者,且經驗就是“標準”。質量標準的實施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口授手教進行的,因此,有人又稱之為“操作者的質量管理”。
2、質量檢驗管理階段
資產階級工業革命成功之後,機器工業生產取代了手工作坊式生產,勞動者集中到一個工廠內共同進行批量生產勞動,於是產生了企業管理和質量檢驗管理。質量檢驗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和儀表,它的方式是嚴格把關,進行百分之百的檢驗。
1918年前後,美國出現了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強調工長在保證質量方麵的作用,於是執行質量管理的責任就由操作者轉移給工長。有人稱它為“工長的質量管理”。
1940年以前,由於企業的規模擴大,這一職能又由工長轉移給專職的檢驗人員,大多數企業都設置專職的檢驗部門並直屬廠長領導,負責全廠各生產單位和產品檢驗工作。有人稱它為“檢驗員的質量管理”。
3、統計質理管理階段
由於采取質量控製的統計方法給企業帶來了巨額利潤,戰後,很多國家都開始積極開展統計質量控製活動,並取得成效。利用數理統計原理,預防產出廢品並檢驗產品質量的方法,由專職檢驗人員轉移給專業的質量控製工程師承擔。這標誌著將事後檢驗的觀念改變為預測質量事故的發生並事先加以預防的觀念。
但在這個階段過分強調質量控製的統計方法,忽視其組織管理工作,使得人們誤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統計方法”,數理統計方法理論比較深奧,是“質量管理專家的事情”,因而對質量管理產生了一種“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覺。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質量管理統計方法的普及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