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成本管理控製程序(DOC 6頁)
質量成本管理控製程序(DOC 6頁)內容簡介
1.目的
開展以財務用語度量質量體係活動的有效性,是為工廠管理者提供識別生產過程中的無效活動和改進依據,從而以適宜的質量滿足產品的要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性的目的。
2.範圍
適用於工廠對質量成本的管理。
3.定義
3.1質量成本: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費用。它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3.1.1預防成本:用於預防產生不合格品或發生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3.1.2鑒定成本:評定產品是否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需的費用。
3.1.3內部損失成本:產品交貨前因不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而支付的有關費用。
3.1.4外部損失成本:產品交貨後因不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等而支付的費用。
3.1.5外部質量保證成本:為提供用戶要求的客觀證據所支付的費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質量保證措施、程序、數據、證實試驗和評定的費用。
..............................
開展以財務用語度量質量體係活動的有效性,是為工廠管理者提供識別生產過程中的無效活動和改進依據,從而以適宜的質量滿足產品的要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性的目的。
2.範圍
適用於工廠對質量成本的管理。
3.定義
3.1質量成本: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費用。它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3.1.1預防成本:用於預防產生不合格品或發生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3.1.2鑒定成本:評定產品是否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需的費用。
3.1.3內部損失成本:產品交貨前因不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而支付的有關費用。
3.1.4外部損失成本:產品交貨後因不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等而支付的費用。
3.1.5外部質量保證成本:為提供用戶要求的客觀證據所支付的費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質量保證措施、程序、數據、證實試驗和評定的費用。
..............................
用戶登陸
質量成本熱門資料
質量成本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