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隱身技術的發展緒論(PPT 62頁)
- 所屬分類:
- 發展戰略
- 文件大小:
- 39291 KB
- 下載地址:
- 相關資料:
- 發展戰略
電磁隱身技術的發展緒論(PPT 62頁)內容簡介
20世紀40年代,英國研究人員開始進行雷達方麵的工作,最初認識到目標的電磁反射與頻率相關,
發現半波長的導線能夠產生強烈的二次輻射。根據此發現設計雷達波長,增加探測距離
設計雷達波長50米,相應頻率6MHz。
實際應用中發現:6MHz的波長工作不可靠。最後采用波長13米,頻率23MHz,
以此為基礎產生了“鎖鏈之家”(chainhome)雷達網。
英國和德國工程師均發現,對於給定大小的天線,提高雷達工作頻率可以獲得更窄的雷達波束,
從而獲得更高的探測精度,並縮小雷達體積。
二戰晚期,英國和美國水上巡邏機和驅逐艦廣泛使用雷達探測德國潛艇,
迫使德國海軍在潛艇指揮塔和通氣管上塗敷雷達吸波材料。這是最早的雷達吸波材料。
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護航艦艇上裝備的對潛定位天線
全木質的“蚊”式轟炸機,在夜襲德國的空襲中損失較少。(德國二戰末期夜間戰鬥機上廣泛裝備雷達)
1947年,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的工程師發現:
一給定目標的雷達截麵積不僅取決於波長,還取決於雷達觀測目標的角度
雷達截麵積隨目標方位角的劇烈變化是由於目標各個部分的反射波相互幹涉引起的
確定了目標的雷達截麵積為:
與目標雷達散射能量相當的金屬球體的截麵積大小
..............................
發現半波長的導線能夠產生強烈的二次輻射。根據此發現設計雷達波長,增加探測距離
設計雷達波長50米,相應頻率6MHz。
實際應用中發現:6MHz的波長工作不可靠。最後采用波長13米,頻率23MHz,
以此為基礎產生了“鎖鏈之家”(chainhome)雷達網。
英國和德國工程師均發現,對於給定大小的天線,提高雷達工作頻率可以獲得更窄的雷達波束,
從而獲得更高的探測精度,並縮小雷達體積。
二戰晚期,英國和美國水上巡邏機和驅逐艦廣泛使用雷達探測德國潛艇,
迫使德國海軍在潛艇指揮塔和通氣管上塗敷雷達吸波材料。這是最早的雷達吸波材料。
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護航艦艇上裝備的對潛定位天線
全木質的“蚊”式轟炸機,在夜襲德國的空襲中損失較少。(德國二戰末期夜間戰鬥機上廣泛裝備雷達)
1947年,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的工程師發現:
一給定目標的雷達截麵積不僅取決於波長,還取決於雷達觀測目標的角度
雷達截麵積隨目標方位角的劇烈變化是由於目標各個部分的反射波相互幹涉引起的
確定了目標的雷達截麵積為:
與目標雷達散射能量相當的金屬球體的截麵積大小
..............................
下一篇:尚無數據
用戶登陸
發展戰略熱門資料
發展戰略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