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的原理與應用模式(doc 15頁)
作業成本法的原理與應用模式目錄:
第一部分、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作業成本法在決策與成本控製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作業成本法應用模式
第四部分、作業成本法實例
作業成本法的原理與應用模式內容摘要:
1.1作業成本計算
作業成本法最初作為一種正確分配製造費用、計算產品製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資源和產品之間引入一個中介——作業,基本原則是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導致成本的發生。
根據這一原則,作業成本計算按如下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確認作業、主要作業、作業中心,按同質作業設置作業成本庫;以資源動因為基礎將間接費用分配到作業成本庫;
作業是基於一定目的,以人為主體,消耗了一定資源的特定範圍內的工作,是構成產品生產、服務程序的組成部分。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作業類型一般有:起動準備、購貨訂單、材料采購、物料處理、設備維修、質量控製、生產計劃、工程處理、動力消耗、
存貨移動、裝運發貨、管理協調等。
作業引發資源的耗用,而資源動因是作業消耗資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間接費用應當根據資源動因歸集到代表不同作業的作業成本庫中。
由於生產經營的範圍擴大、複雜性提高,構成產品生產、服務程序的作業也大量增加,為每項作業單獨設置成本庫往往並不可行。於是,將有共同資源動因的作業確認為同質作業,將同質作業引發的成本歸集到同質作業成本庫中以合並分配。按同質作業成本庫歸集間接費用不但提高了作業成本計算的可操作性,而且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業動因為基礎將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到最終產品。
產品消耗作業,產品的產量、生產批次及種類等決定作業的耗用量,作業動因是各項作業被最終產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例如,起動準備作業的作業動因是起動準備次數,質量檢驗作業的成本動因是檢驗小時。明確了作業動因,就可以將歸集在各個作業成本庫中的間費用按各最終產品消耗的作業動因量的比例進行分配,計算出產品的各項作業成本,進而確定最終產品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