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體製變革與國有企業改革的相互關係(doc 11頁)
財政體製變革與國有企業改革的相互關係(doc 11頁)內容簡介
財政體製變革與國有企業改革的相互關係內容提要:
中國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現在有些企業實行股份製的主要目的是為籌集資金,並沒有將股份製視為一場能夠促進效率提高的產權變革。認為“一股就靈”,原來虧損企業隻要搞股份製就可轉虧為盈,所以很多企業都爭先恐後地要上股份製項目,一時間刮起搞股份製的風。然而,在操作上卻是“穿新鞋走老路”。牌子換了,但是廠子裏依舊如故,什麼都沒變,經營效益改觀成為了泡影。
2.有些改製後的企業經營者,基本上還是通過上級行政命令指派,代理人其實還是由政府按任命幹部的方式挑選,並且大部分仍舊委托給原來的經營班子。股東東大會除了在製訂分紅方案時起有限作用之外,在選舉董事會方麵,並未享有相應的權力。不少公司的股東大會還未召開,董事會已宣告成立。不少企業反映,由於董事長和總經理常由一人兼任,而董事會成員基本上都是本企業職工,根本管不了也管不到自己的頂頭上司,實際上並不能參與、了解決策過程,因此,董事會形同虛設。
3.企業財產權利私人化與財產責任公有化,使得董事會成員和經理人員與企業財產之間沒有建立權責結合機製,經理層照樣享有支配財產權利卻不承擔資產損失的責任,依舊是以前那種“包盈不包虧”的模式。
4.股金運用基本上處於不受監控狀態:有的將籌集的資金拿去放高利貸,有的拿去炒房地產、股票、期貨。還有的企業在投資時,不遵照法定程序和募股書中的承諾,隨意支配資金,改變用途。
..............................
中國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現在有些企業實行股份製的主要目的是為籌集資金,並沒有將股份製視為一場能夠促進效率提高的產權變革。認為“一股就靈”,原來虧損企業隻要搞股份製就可轉虧為盈,所以很多企業都爭先恐後地要上股份製項目,一時間刮起搞股份製的風。然而,在操作上卻是“穿新鞋走老路”。牌子換了,但是廠子裏依舊如故,什麼都沒變,經營效益改觀成為了泡影。
2.有些改製後的企業經營者,基本上還是通過上級行政命令指派,代理人其實還是由政府按任命幹部的方式挑選,並且大部分仍舊委托給原來的經營班子。股東東大會除了在製訂分紅方案時起有限作用之外,在選舉董事會方麵,並未享有相應的權力。不少公司的股東大會還未召開,董事會已宣告成立。不少企業反映,由於董事長和總經理常由一人兼任,而董事會成員基本上都是本企業職工,根本管不了也管不到自己的頂頭上司,實際上並不能參與、了解決策過程,因此,董事會形同虛設。
3.企業財產權利私人化與財產責任公有化,使得董事會成員和經理人員與企業財產之間沒有建立權責結合機製,經理層照樣享有支配財產權利卻不承擔資產損失的責任,依舊是以前那種“包盈不包虧”的模式。
4.股金運用基本上處於不受監控狀態:有的將籌集的資金拿去放高利貸,有的拿去炒房地產、股票、期貨。還有的企業在投資時,不遵照法定程序和募股書中的承諾,隨意支配資金,改變用途。
..............................
用戶登陸
企業變革熱門資料
企業變革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