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Q:問題背後的問題(doc 65頁)
- 所屬分類:
- 管理知識
- 文件大小:
- 264 KB
- 下載地址:
- 相關資料:
- 問題背後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目錄:
導言 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1 關於個人責任
2 做更好的選擇
3 問更好的問題
4 不要問“為什麼?”
5 克服“小媳婦”心態
6 “為什麼這種事總是找上我?”
7 “我怎麼會碰到這麼倒黴的事?”
8 “他們為什麼不溝通好呢?”
9 別問“什麼時候?”
10 都是拖延惹的禍
11 在現有的資源下做出成績
12 “還有什麼新辦法可以用?”
13 少責怪別人
14 無能的水手責怪風向
15 我們全在同一個團隊裏
16 擊敗你生命中的裁判
17 誰為發生的問題負責
18 主人翁精神
19 團隊精神的基石
20 提高個人責任意識,從“我”做起
21 隻能改變自己
22 “我不再試圖改變別人”
23 從自身做起吧!
24 你“言行一致”嗎?
25 “個人”的力量
26 QBQ的祈禱文
27 誰能做真正的榜樣,請站出來!
28 實踐個人責任
29 什麼都不做的風險
30 別說個人的影響力微不足道
31 人人都是領導
32 謙遜是領導的基石
33 領導者不是問題的解決者
34 “錯問題”大全
35 QBQ的精神
36 學習箴言
37 買很多書不代表學會很多東西
38 真實的故事——個人責任意識的寫照
39 學習的動力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內容提要:
傅豫波女士囑我為《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題寫推薦語,並為該書作序。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為一本討論企業管理深層意識問題的書作序,我覺得我應該慎重行事。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有資格做這樣的事情?如果自己在管理的企業上尚無什麼值得點評之處的話,我憑什麼自以為敢為這樣一本討論管理的書作序呢?所以,接到傅女士的邀請信後的第一反應是,我得想個法子推掉它!
那麼,為什麼最終我又接受了這個任務,決定為此書作序呢?答案其實也不複雜:我畢竟是學者出身,至今仍然還是北京大學的一名教授。作為學者,對書與知識的興趣,促使我即使已準備婉拒傅女士的邀請,但對送上來的預讀版還是禁不住要翻閱一番。殊不知,一讀之下,愛不釋手,覺得“問題背後的問題”實際上是任何一個組織運行過程中都應關注的深層次意識問題,對如何重新認識北大方正集團這個企業組織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解之題亦頗有啟迪。作為學者,應朋友之邀為某本書作序,本是常事。那麼,既然以一個企業管理者的身份作序我還心存疑慮的話,幹脆就以一個學者的身份寫幾句吧。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本身不是一本純粹探討管理理論的學術書籍,全書自始至終找不到引經據典的痕跡。如同《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寫作風格,作者約翰?米勒(John G?Miller)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講述了一個深層次的組織理論問題。全書深入淺出,事例生動,核心隻有一個:如何提高組織內部成員的個人責任意識問題。
從企業運行的角度來看,每個企業都難免在運行過程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讀完這本書,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有豁然開朗之感。許多企業家在管理實踐中采取了不少的改進措施,以圖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比如不斷地對企業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引入新的激勵機製,出台各種規章製度等。但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企業的運行效率並未得到真正的提高。不少所謂的企業管理專家也到不少企業“指手劃腳”一番,引經據典開了藥方要企業依方治病。但大部分企業運行效率低下的頑疾仍不見好轉。我講這些絕無貶低上述做法的意識,相反,我個人在北大方正集團的企業運行過程中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問題的核心是,僅僅做這些還是十分不夠的。一個企業組織運行效率的高低,除了與其組織架構的設置是否合理,有無完善的規章製度,是否存在有效的激勵機製有關之外,還與這個企業的理念體係及文化建設密切有關。組織架構、規章製度和激勵機製是有形的一麵,而理念與文化是無形的一麵。而且理念和文化關係到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問題,他對企業運行效率的高低影響也許更大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