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大體積混凝土工法(doc 3頁)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工法內容提要:
一、特點
(1)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是指大體量混凝土水泥水化熱所產生的溫度、收縮變形導致的裂縫,而必須予以控製這種裂縫現澆混凝土結構。
(2)采用一次整體澆注混凝土的方法和“綜合溫控”施工技術,有利於提高結構的整體性、抗滲性、同時提高了結構的抗震能力。
(3)這種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減少了施工工序之間的交叉,取消了各種施工縫的處理工作,從而簡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進度。
二、適用範圍
工業與民用建築中超長、超厚(目前最大厚度達6M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如連續性基礎底板、箱型基礎、設備基礎等需要裂縫控製的鋼筋混凝土工程。
三、施工要點
1. 材料要求
(1)水泥:應盡可能采用中低水化熱的水泥。如325號、425號礦渣矽酸鹽水泥。為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征得設計單位同意,混凝土可采用後期60天或90天強度替代28天設計強度。
(2) 細骨料:中粗砂,含泥量<2%。
(3)粗骨料:5~25MM或5~40MM石子,優先選用5~40MM石子,減少混凝土收縮。含泥量<1%,符合篩分曲線要求。骨料中針狀和片狀<15%(重量比)。
(4)外摻劑:在混凝土中可摻加複合型外加劑和粉煤灰,以減少絕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與可泵性,延長緩凝時間。
2. 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集料泵送混凝土砂率應在40%~45%之間,在滿足可泵性前提性,盡量降低砂率 。坍落度再滿足泵送的條件下盡量選擇小值,以減少收縮變形。
3. 控製新鮮混凝土的出機溫度
混凝土中的各種原材料,尤其是石子與水,對出機溫度影響最大。在氣溫較高時,宜在砂石堆場設置簡易遮陽棚,必要時可采用向骨料噴水等措施。
4. 控製澆注入模溫度
夏季施工時,在輸送泵送時采取降溫措施,以防入模混凝土溫度升高。如在攪拌筒上搭設遮陽棚蓋,在水平輸送管道上鋪草包噴水。冬季施工時,對結構厚度在1.0米以上的大體積混凝土一般宜在正溫攪拌和正溫澆注,並靠自身水化熱進行蓄熱保溫。
5. 混凝土的施工
(1)混凝土澆注順序的安排,以薄層連續澆注以利散熱,不出現冷鋒為原則。
(2)宜盡可能采用二次振搗工藝,以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和抗拉強度,對大麵積的板麵要進行拍打真實,去除浮漿,實行二次抹麵,以減少表麵收縮裂縫。
(3)混凝土在澆注振搗過程中的泌水應予以排除。
(4)根據土建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和施工經驗,實測的混凝土內部中心與表麵溫度差,宜控製在25度之內。
(5)利用測溫技術進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全麵了解混凝土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內部溫度場分布狀況,並且根據溫度梯度變化情況,可定性、定量指導施工,控製降溫速率,控製裂縫的出現。
6、測溫
(1)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平麵形狀尺寸、厚度等不同情況,合理、經濟地布設測溫點,並測繪測溫點布置圖。
(2)溫度測點以集成溫度傳感器作感溫元件,要進行篩選和防老化處理。在埋設前應對感溫元件作環氧樹脂封閉。在澆注前應按測溫布置圖要求,對測點予以固定和保護,以確保測溫工作的順利進行。
(3)每次測溫後,應立即彙總整理混凝土內部溫度場與溫差數值,提供給施工指揮部門,以指導現場的施工。
養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一項十分關鍵的工作。養護主要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便控製混凝土內表溫差,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發展。對大麵積的底板麵,一般可采用先一層塑料簿膜後二層草包作保溫保濕養護。草包應迭縫,騎馬鋪放。養護必須根據混凝土內表溫差和降溫速率,及時調整養護措施。
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應盡可能多養護一段時間 ,拆模後應立即回土或在覆蓋保護,同時預防近期驟冷氣候影響,以控製內表溫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