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經營管理>> 資料信息

資本市場對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影響的實證分析(DOC 11)

所屬分類:
經營管理
文件大小:
598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資本市場, 國有企業, 企業產權改革, 影響, 實證分析
資本市場對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影響的實證分析(DOC 11)內容簡介
實現國有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是我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的資本市場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資本市場是投資人與籌資人進行產權交易的一種市場製度,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勢必要利用資本市場既有的功能。自從國有企業企圖借助資本市場進行產權改革,並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國有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步伐也在加速。問題是資本市場對已經進入市場中的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乃至於其治理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否有助於其後續產權製度改革的深化。本文試圖就這些問題作一點探索。    一、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曆史回顧與資本市場的萌生    按照產權經濟學的觀點,1978年開始的國有企業"放權讓利",及以後推行的經營承包責任製,都屬於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範疇,隻不過沒有觸及企業的所有權關係而已。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國有企業改革開始深入到企業的所有權層麵,主要采取股份製的形式。早在80年代初期,已有一些小型國有企業開始了股份製的嚐試。1984~1986年間,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開始選擇了少數幾個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製試點。1984年7月,北京天橋百貨公司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並形成了國家股(由原天橋商場資產構成)占50.97%,銀行股占25.89%,企業參股占19.69%和職工個人股占3.46%的多元化股權結構。1984年和1985年,上海分別批準設立了上海飛樂音像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由集體企業改製而成)。但對國有企業有目的地進行股份製改造試點的則是廣州,1985年,廣州市政府批準了廣州絹麻廠、明興製約廠、僑光製革廠3戶國營中小型企業的股份製試點。不過,就全國的情況而言,這個時期國有企業的股份製改革仍然限於中小型,而且數量也很少。1986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幹規定》,指出:"各地可以選擇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製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製試點。"全國的一些省市隨即開始挑選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製改革。上海市於1986年就曾選出過8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最後正式批準了上海真空電子器件公司為股份製試點企業,並於1987年1月向社會公開發行了股票。形成了國家股占74.5%,單位股(指"公司"以外企事業法人單位認購的股份)占1%,和先後三次發行的個人股共占24.5%的多元股權結構。據國家體改委的資料,到1988年底,全國已共有3800家股份製企業,其中800家由國有企業改製而來,60家發行了股票;其餘3000家原是集體企業。從地域上看,試行股份製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其中上海市有1255家,沈陽707家,廣東省290家,武漢市133家。1989年至1991年,由於政治和經濟緊縮政策等原因,企業股份製改革一度受到了影響,但基本的發展趨勢並未改變。根據國家體改委對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不完全統計,1991年末,上述地區共有各類股份製企業3320家(不包含鄉鎮企業中的股份合作製和中外合資企業和國內聯營企業)。其中原來是集體企業的占63%,國有企業的占22%,其他類型占15%。上海和深圳兩地比較規範的股份製企業也分別增加到11家和108家。據上海市1991年的調查,在已批準的20家股份製試點企業中,股本金總額達到20.1億元,其中國家股占50%,法人股占29.5%,個人股占15.4%,外資股占5.1%。國家股和主要為公有製企業擁有的法人股合計占79.5%,國有股占據絕對控股狀態。這個時期的國有企業股份製試點有三點對後續的改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是中央對國有企業的股份製試點始終持積極的態度;二是管理層在企業實施股份製時對國有股權的極力維護;三是企業實行股份製更多地是從籌資目的出發的。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