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國的戰略觀(doc 28頁)
學習三國的戰略觀目錄:
1、前言
2、亡國的戰略
3、三國戰略
4、外三篇
學習三國的戰略觀內容提要:
亡國還需要戰略嗎?要。
中國任何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願意自己亡國,可偏偏每一個王朝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立國的君主能夠精勵圖治,反省前朝的策略失誤,製定合適的政策,他們的國家出現過一段時期內的安定和繁榮。在天下安定的時候,說以後的君主毫無覺悟執行滅亡自己國家的戰略,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尤其是像東漢這樣有著相當完善政治體製的朝代。
然而這不是危言聳聽。曆史中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離不開君主們的"不懈努力"。
……
外戚和宦官都屬於親信的任用製度,他們相互之間爭奪利益,使得對國家的危害加劇。後世各朝各代亡國原因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治國不是靠親信就能治得好的。
可笑的是,外戚和宦官離開皇權,根本就是無水之魚。他們的確可以憑借天子的支持、可以假借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他們往往自以為大權在握,得意忘形。卻不知道天子一旦失勢或者死去,他們就權力盡失。中國曆史上不乏氣焰囂張、權傾一時的宦官,可是他們離開皇帝這個後台,幾乎是兵不血刃地被殺掉了。
外戚和宦官之爭,至少還使得權力集中在了中央。但是在多年的天災人禍,導致了黃巾之亂的爆發,中央政府無力應對,不得不號召各地豪強自行組織武裝力量平亂。
……
三國戰略
三國鼎立的形成,固然一方麵有經濟製衡的原因,長江流域,發展到了可以自給自足的地步,尤其是江東、荊州、益州等地,沒有像北方那樣經曆長期戰亂對經濟造成的嚴重摧殘,保持了相對穩定,從而使得吳蜀具備了獨立的條件。
然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對人才的任用和執行了正確的戰略。袁紹"四世三公"的門第,擁天下四州之地,北方豪傑之士紛紛歸附。但"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仰亦人謀也。"(諸葛亮語)
荊州久為劉表經營,益州更是劉璋的根據地,他們兵精糧足,實力雄厚,卻不免速敗下場。這更不是天意,而是"人謀"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