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軟件科技園發展策略論述(doc 48頁)
某軟件科技園發展策略論述目錄:
第一章、國內外軟件科技園發展分析
第二章、南海市軟件科技園發展思路
第三章、南海軟件科技園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南海市軟件園空間布局策略
第五章、南海市軟件科技園保障體係
某軟件科技園發展策略論述內容提要:
從曆史上看,科技園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工業園區(Industrial Park)。
進入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各發達國家開始注重企業的新產品和技術開發能力,並將其作為評價一個企業的重要標準。企業目標也從生產過程的高生產率,轉向研究與技術開發能力。這樣一來,工業園區也以技術創新為目標來運作,大學、研究機構的科研與產業活動的密切協作,就在一些國家的科技園區開展起來。如美國60年代以矽穀為代表的研究園區,英國70年代以劍橋科學園區為代表的科學園區。美國的研究園區初期階段是以州政府或民間為主體,大學僅僅支援其研究開發。從英國的科學園開始,大學開始作為主體來參與,對研究開發成果的產業化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工業園區隻是生產基地,第一代研究園區和科學園區則已經轉化為有明確的創新意識的產業開發基地(科技園區)。進入80年代,研究園區與科學園區進化到第二代,其標誌性特征為孵化器職能的生成。
實際上,孵化器在設立之時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發自於民間以創立風險型企業為目的的;另一種是公共機構為了創造就業機會而設立的。不以技術為依托的“新事業孵化器”(NBI),通過向科學園區及研究園區轉化的形式,或以創新中心的形式,進化為以技術創新為目的的技術導向型“技術孵化器”(TIC)。目前,世界上有1000個以上的孵化器,由於其所處的不同國情,其開發與運營的狀況也是不盡相同的,也並沒有全部轉向技術導向型。
總之,科技園區是在工業園區的變遷過程中出現的,它與各國及地區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密切聯係,從而其目標、結構與職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對科技園區各形態的定義也是各種各樣。從這不同的定義中可以看出科技園區的一些基本要素。
1、美國NBIA(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對實業孵化器的定義。在向新企業提供便宜而具有靈活型場所的同時,通過提供各種支持服務,為管理、技術、融資援助牽線搭橋,提供與其他企業家和專家的交流機會等,從而達到促進企業成長與發展的目的。孵化器的主要目標,就是創造出財務上獨立的合格企業。
2、美國AURP(Association for University Research Parks)對“大學研究園區”及“技術孵化器”的定義。①具備私立或公立的研究開發設施、高技術或科學技術導向型的企業、以支持性服務為目的而開辟的土地及建築物。②擁有大學及其他高等研究教育機構,或是在與大學及其他高等研究教育機構正式協作下運營。③為了支持新興風險企業的成長和促進經濟開發,必須具有促進產業界與大學間共同研究開發的作用。④具有支持的大學與入駐企業間技術和經營訣竅轉移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