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產品管理>> 資料信息

公共產品供給講義(PPT 70頁)

所屬分類:
產品管理
文件大小:
56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供給講義(PPT 70頁)內容簡介
公共產品供給
公共產品在公共經濟學中的地位
課件製作人:朱柏銘
所在單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一、公共產品的特征和種類
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有兩類:天然產品與經濟產品。
經濟產品再分為: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
1、PublicGoods的中文譯名
公共產品、公共物品、公共品、公有物品;
公共財貨、公共財;
公共商品;
共用品、共享物品、共享品
……
1981—2010年間
采用“公共產品”的文獻2665篇
采用“公共物品”的文獻937篇
采用“公共品”的文獻748篇
(中國期刊網搜索結果)
2、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征
主流的觀點是“消費論”,也就是Samuelson的技術標準。
私人產品:競爭性和排他性。
公共產品: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非競爭性:
某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不妨礙他人同時享用,也不減少他人的消費數量。
即消費者人數增加引起的MC=0,如氣象信息。
非排他性:
在技術上無法將“免費搭車者”(FreeRider)排除在受益範圍之外;或者可以排他,但是排他的成本很高。
燈塔難以排斥其他的船隻。
3、公共產品的種類
P.A.Samuelson: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
R.A.Musgrave:純公共產品、混合產品、純私人產品。
純公共產品:非競爭性、非排他性。
混合產品(準公共產品):非競爭性、排他性。
J.M.Buchanan:純公共產品、俱樂部產品、私人產品。
俱樂部產品(Clubgoods)的特點:
容易排除非會員;
俱樂部裏的會員不受到其他會員的歧視;
會員分攤相同的成本和收益。
公共產品還分為:全國性公共產品、地方性公共產品。
前者:全國居民都能享受的;
後者:隻限某個轄區居民享受的。
【ZBM提問】
是否存在全球性公共產品?
公共資源:競爭性、非排他性
ElinorOstrom:公共池塘資源(Common-poolresources):人們共同使用整個資源係統但分別享用資源單位。
資源單位:個人從資源係統占用和使用的量,如從漁場捕魚的噸數。
在公共資源中,理性的個人可能導致資源使用擁擠或者資源退化。
城市街區的道路具有競爭性,多一輛車就增加一分擁堵。但是,設卡收費幾乎不可能。
城市交通是一個公共池塘資源。
可以這樣判斷:
狹義的公共產品:純公共產品(非競爭性+非排他性)
廣義的公共產品:還包括兩種
俱樂部產品(非競爭性+排他性)
公共池塘資源(競爭性+非排他性)
4、界定公共產品的其他標準
(1)製度標準
G.Enderle:非排他性產生的原因包含了法律上和倫理上的因素。
消防服務、中小學教育具有非競爭性,技術上可以排他,但是製度上不能排他。
是否存在物理屬性的公共產品與價值目標的公共產品?
(2)產權標準
巴澤爾(Y.Barzel),由於存在信息成本,一部分價值由於其權利界定的缺失而留在公共領域。
有人提出了公共性判定係數模型。
J.Hudson,P.Jonse.PublicGoods:AnExerciseinCalibration,PublicChoice,Vol.124,No.3-4(2005)
(3)供給標準
史卓頓(H.Stretton)&奧查德(L.Orchard):
我們將所有那些其供給不是由個人的市場需求而是由集體的政治選擇決定的產品,看作是公共產品。
5.PublicGoods與PublicService
公共服務:以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提供各種物品(有形和無形)的活動。
公共產品是解決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問題。
公共服務是解決公眾利益的保障性問題。
強調公共服務的後果:
可能無限擴大公共服務的範圍
政府變成無限的政府。
二、公共產品的供給模型
任何公共產品的供給都麵臨三個問題:
配置:生產多少公共產品
融資:如何彌補成本
分配:如何分享收益
1.局部均衡模型
私人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把該種私人產品的個人需求曲線水平相加。
麵對私人產品,消費者無法改變價格,但是願意購買的數量是不一樣的。
純公共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把該種公共產品的個人需求曲線垂直相加。
麵對純公共產品,消費者無法改變數量,但是願意繳納的稅收是不一樣的。
需求曲線事實上是虛擬的。
2.一般均衡模型
假設B的效用水平既定,把BB曲線下移到圖(c)得B1B1線,它與FF曲線形成交點P和Q。
過點P和Q作垂直於橫軸的虛線,分別形成G1和G2點,表明B可能消費G1至G2的公共產品。
A與B一樣消費G1至G2的公共產品。
A可能消費的私人產品數量
=由FF曲線所決定的消費總量-B的消費量之差。
從點G1和G2出發,在圖(a)中畫出個人A的消費可能性曲線TT。
它是當個人B的消費滿足之後,個人A可能消費的私人產品X和公共產品G的不同組合。
對應於P和Q兩點,A可能消費的兩類產品之組合分別是P′和Q′。
如果TT曲線恰好與AA曲線相切,切點M代表A所能達到的最大效用水平。
從M點作垂線到圖(c),不難發現:
A消費XA數量的私人產品和G′數量的公共產品;
B消費XB數量的私人產品和G′數量的公共產品。
TT線
=FF線下的縱向距離-B1B1線下的縱向距離。
TT線上任意一點的斜率
=FF線上對應點的斜率-BB線上對應點的斜率。
在M點:
TT線的斜率=AA線的斜率=MRSA;
BB線的斜率=MRSB;
FF線的斜率=MRT。
MRSA=MRT-MRSB,也即
MRSA+MRSB=MRT
消費公、私產品的邊際替代率之和等於生產兩類產品的邊際轉換率。
三、公共產品的供給方式
1.政府供給
私人部門不願意充分供給純公共產品,因為供給成本無法補償。
私人部門有可能供給公共產品,但是能否實現“充分”供給?
公共部門擁有向社會成員征稅的權力。它可以解決這個困難。
一件100元的衣服,約含14.53元增值稅、1.45元城建稅。
一瓶100元的化妝品,約含14.53元增值稅、25.64元消費稅、4.02元城建稅,如果是進口的,還有關稅。
政府供給有兩種方式:
直接提供。針對純公共產品或自然壟斷性的準公共產品。如國防、福利醫院、郵政、電力、自來水等。
間接提供。比如政府與企業簽定生產合同、授予專利經營權、政府參股、經濟資助等。
公共供給(PublicProvision)≠公共生產(PublicProduction)。
因為公共供給可以私人生產。
如2004年公安部懸賞20萬元,捉拿馬加爵。
公共供給私人生產,是不是政府服務外包的理論依據?
政府供給的效率
配置:
配置低效率:官僚為追求自身利益,過多地征稅,過少地供給公共產品;
X-無效率:缺乏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動機造成的資源浪費。
融資:強製性的稅收會出現超額負擔。
分配:所有成員都麵對統一的供給量,無法滿足所有成員消費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
2.私人供給
1974年R.Coase發表《經濟學上的燈塔》,以翔實的史料研究了英國早期的燈塔製度。
公共產品私人供給的條件:
一是從排他性技術入手,從而顯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量;
二是從製度安排入手,使消費者的消費與收費相對應。
Demsetz在《公共產品的私人供給》中認為,如果有排除非購買者的能力,私人供給者可以有效地生產公共產品。
他提到一個供給方法:聯合提供(JointSupply);
J.Buchnana的“俱樂部理論”則從機製和組織的建立上解決了公共產品提供的收費問題。
通過私人產品的聯合提供來供給
有些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是互補品關係。
商鋪是私人產品,林蔭道是公共產品。
周邊環境可以提升商鋪的租金,從而彌補花在林蔭道上的成本。
電視機與電視節目是否互補產品?
政府讓“華數”專賣機頂盒,是否意味著聯合提供?
收看電視的方式可否有選擇權?比如數字有線、閉路模擬信號、衛星(俗稱鐵鍋)、無線信號接收等。
私人供給的效率
配置:合理的收費為產品供給量的決定提供依據。
融資:收費代替稅收,超額負擔可能減輕。
分配:所有成員消費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
3.自願供給
現實中不乏自願供給的事例。
比如在美國,沿海的救生艇服務,就是自願提供的;
許多醫療研究是靠捐贈進行的;
許多劇院、交響樂團都是靠沒有報答的捐贈維持的。
效用最大化的表現形式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它們將對偏好不同的行為主體產生不同的激勵。
道德因素對行為主體所產生的影響尤為深刻。
以捐贈這種自願的方式提供公共產品就是這種激勵下的結果。
四、公共產品短缺
1、現實表現
(1)社會治安領域
公安部統計,2003年全國立案刑事案件439萬起,破案184萬起,破案率僅為42%。
原因很多,如人口流動性強、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警力不足等。
 警力不足是事實。
按官方統計數字,我國警察配置比例約為萬分之十一,西方國家約為萬分之三十五。
本人認為,警力不足與警察的職責範圍過寬有關。
“有事找110,有困難找警察”的口號值得反思。
從2005年1月10日起,嘉興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揭下了懸掛7年的標語:
“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
居民去倒垃圾,大風吹來把門關上,鑰匙鎖在家裏了。110該不該出警?
(2)公共信息領域
欺詐現象很多,與信息不對稱有關。
信息不對稱:買賣雙方關於交易對象的信息擁有程度不一致。
政府對付欺詐現象,除了狠狠打擊、嚴厲處罰之外,還應及時發布公共信息。
【事例】
10多年前,杭州電視台每天播報“龍翔橋菜場今日蔬菜中準價”。
某日,杭州電視台生活頻道中,一廚師模樣的人說,挑選湖蟹的訣竅是:青殼、白肚、黃毛、金爪。
發布公共信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搜索信息的成本、談判的成本)。
(3)公共衛生領域
垃圾的清理,傳染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障礙:個體無法有效地按社會規範適應環境要求,從而表現出心理活動的異常。
精神疾病:大腦功能失調,致使個體的認知、情感、意誌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
中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15歲以上企業管理,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為15%。
全國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約1600萬,每60個家庭有一個人患精神分裂症,3000萬青少年有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礙。(2001年全國第三次精神衛生工作會議。)
杭州市有心理問題的檢出率,公務員為10%,老年人12.91%,中學生17.34%。(《杭州日報》2002年8月28日。)
不正當的競爭;
收入分配兩極分化;
工作和生活壓力加大。
本人認為,與人才的選拔與任用過於強調共性有關。
在人才培養上,中國強調塑造,把受教育者放在一個模具中;
西方國家是強調遵從受教育者的興趣、愛好,鼓勵個性化成長。
【事例】杭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成立
2004年5月,杭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成立。
中心提供24小時危機熱線服務(0571-85029595)、快速反應的心理衛生隊伍等。
【問題討論】
一、公共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公共產品供給和需求的經濟學。對嗎?
公共欲望的滿足需要公共產品;
公共部門的職能是提供公共產品;
公共選擇是了解公共產品的偏好;
公共支出是提供公共產品的成本;
稅收和公債是公共產品的成本補償;
政府預算是為了提高公共產品供給效率;
財政聯邦製是為了分別提供各種層次的公共產品;
公共企業是為了直接生產部分公共產品。
結論:公共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公共產品供給和需求的經濟學,公共產品是公共經濟學的核心概念。
公害品的消除,公共信息的收集和發布,法律和政策的製定與實施等,也是提供公共產品?
二、公共產品就是由公共部門提供的產品與勞務。這個說法對嗎?
1.社會由三大部門組成:私人部門,公共部門,第三部門。
第三部門:由政府認可的非盈利性的民間組織,包括扶貧、法律援助、社會調查、科學研究、環境保護等。
第三部門要以一、二部門為基礎,活動範圍要以一、二部門為補充。
2.公共部門也可能提供私人產品,但不是追求利潤,可能追求分配公平。
3.私人部門一般不願意提供純公共產品,第三部門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公共產品,但是,不可能成為主渠道。
結論:按照“消費論”,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三、純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準公共產品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嗎?
1.是否有競爭性是從消費角度判斷的。受益範圍不同,性質不同。
如國防從本國看是純公共產品,從世界範圍看是準公共產品。
一件時裝,對於模特兒來說是私人產品,對於觀眾來說是公共產品?時裝的消費究竟屬於什麼性質?
道路在發生擁堵前是公共產品,發生擁堵後是私人產品?
2.技術的變化會引起性質的變化。
如免費電視是純公共產品,收費電視是私人產品;公共浴室是俱樂部產品,家庭浴室是私人產品。
直接收費成為可能的有排他性,否則有非排他性?
四、怎樣評價公共產品的均衡模型?
按照局部均衡模型,公共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的垂直相加。
其效率條件:所有消費者的MR之和=公共產品的MC。
但消費者不會真實地顯示自己對於公共產品的偏好,希望“免費搭車”。
這樣,社會需求曲線隻是虛擬的,市場無法起作用。
按照一般均衡模型,效率條件是:
這個模型有假設前提:
存在一個人,知道每個消費者的真實偏好;
公共產品的成本以稅收支付,這種稅不會對產品相對價格發生影響,不改變個人對兩類產品組合的選擇。
【案例分析】
1、海上的燈塔非得由政府提供嗎?
1610-1675年,英國私人建造了10個燈塔。但私人希望政府同意他們向船隻收費。付費的多少是由船的大小及航程經過的燈塔多少而確定的。
私營燈塔是向政府租地而建造的,租期滿後,再由政府收回。
到1820年,英國當時的公營燈塔有24個,而私營燈塔有22個。
【觀點碰撞】
甲:燈塔能否由私人提供,關鍵是收費的成本有多高。隨著電子收費係統的應用,私人提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乙:即便收費成本降低了,還存在交費的意願問題。海上航行“搭便車”更容易。所以,燈塔必須由政府提供。
2、大劇院需要由政府建設和管理嗎?
A大劇院位於某市鬧市區,總建設麵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核算5.69億元,全部由政府出資。
其實,該市原有一個B劇院,也位於市中心,有1000多個座位,能基本滿足除大型芭蕾舞和歌劇之外的文藝演出。
目前,B劇院的使用率極低,一年之中沒有幾次演出,大都舉行大型會議。
甲:傳統戲曲、主旋律影片等大眾文化產品必須由政府提供。但是大劇院未必由政府投資建設,對私人劇院提供適當的補貼效果更好。
乙:大眾文化與娛樂文化之間的界定標準是什麼?既然B劇院設施陳舊,新建一個大劇院似乎沒有什麼不妥。
【課外百度】
公共池塘資源
科斯的燈塔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