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質量管理教材(PPT 234頁)
供應商質量管理教材(PPT 234頁)內容簡介
1.1 策劃
1.1.1是否已具有了顧客的要求?
1.1.2 是否已有產品開發計劃並遵守了給定的目標?
1.1.3 是否規劃了實現產品開發所需的能力和資源?
1.1.4 是否考慮並掌握了產品的要求?
1.1.5 是否進行了以現有要求為基礎的產品開發可行性研究?
1.1.6 是否規劃了/已具備了項目進展所需的人員和技術的必備條件?
1.1.7 是否分供方也進行了相應的策劃活動並能為此提供證據?
1.2 落實
1.2.1 是否進行了設計FMEA並確定了改進措施?
1.2.2 是否對設計FMEA在項目進展中即時更新,已確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實?
1.2.3 是否製定了質量管理計劃?
1.2.4 是否已獲得各階段所要求的認可/合格證明?
1.2.5 是否已具備必需的開發能力和資源?
1.2.6 是否檢查了分供方相應的活動並能提供證據?
2、過程開發
2.1 策劃
2.1.1是否已具有了產品的要求?
2.1.2 是否已有過程開發計劃並遵守了給定的目標?
2.1.3 是否規劃了實現批量生產所需的能力和資源?
2.1.4 是否考慮並掌握了過程的要求?
2.1.5是否規劃了/已具備了項目進展所需的人員和技術的必備條件?
2.1.6 是否進行了過程FMEA,並確定了改進措施?
2.1.7 是否分供方也進行了相應的規劃活動並能為此提供證據?
2.2 落實
2.2.1 在項目進行中發生變化時,是否對過程FMEA進行了更新,已確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實?
2.2.2 是否製定了質量管理計劃?
2.2.3是否已獲得各階段所要求的認可/合格證明?
2.2.4 為批量生產認可而進行的試生產是否在批量生產條件下進行的?
2.2.5生產文件和檢驗文件是否已具備,是否齊全?
2.2.6 是否已具備必需的生產能力和資源?
2.2.7 是否檢查了分供方相應的活動並能提供證據?
1、分供方/原材料
1.1 是否僅允許已認可的且具有質量能力的分供方供貨?
1.2是否確保了采購件質量符合要求?
1.3 是否對供貨質量業績進行了評價,出現與要求有偏差時是否采取了措施?
1.4 是否與分供方新產品與過程的持續改進商定了質量目標並付之落實?
1.5 已供貨的批量產品是否得到了所要求的認可,並落實了所要求的改進措施?
1.6 針對顧客提供的產品,是否遵守了與顧客事先商定的方法?
1.7 原材料庫存量是否適合於生產要求?
1.8 原材料/內部剩餘料是否按照要求發送/存放
1.9 員工素質是否滿足了相應的崗位要求?
2、生產(每一道工序)
2.1 人員/素質
2.1.1 是否授予員工監控產品質量/過程質量的職責?
2.1.2 是否授予員工對生產設備/生產環境所負的責任?
2.1.3 員工是否適合完成所交付的任務,並保持其素質?
2.1.4 是否有包含頂崗安排的人員配置計劃?
2.1.5 是否建立並有效地適用了員工的激勵機製?
2.2 生產設備/工裝模具
2.2.1 生產設備/工裝模具是否能確保產品特定的質量要求?
2.2.2 在批量生產中使用的測量和檢驗設備能否有效地監控質量要求?
2.2.3 生產工位和檢驗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2.2.4 在生產文件和檢驗文件中是否標出全部的重要事項並得到遵守?
2.2.5 對於調整工作是否配備了必需的輔助器具?
2.2.6 是否在生產開始時進行了生產認可,並記錄調整數據和偏差情況?
2.3 運輸/搬運/貯存/包裝
2.3.1 生產數量/批次大小按要求而定,並有目的地運往下一道工序?
2.3.2 產品/零件是否按照要求存放,運輸器具/包裝設備是否與產品/零件的特點相適應?
2.3.3 廢品、返工返修件和調整零件以及車間裏的餘料是否堅持分開存放和標識?
2.3.4 整個物流是否保證了不混批/不錯料,並確保了可追溯性?
2.3.5 工裝模具、設備和檢測設備是否合適地存放?
2.4 缺陷分析,糾正措施,持續改進
2.4.1 質量數據/過程數據是否被完整地采集並具有可評價性?
2.4.2 質量數據/過程數據是否用統計技術進行了分析,並導出了改進計劃?
2.4.3 與產品和過程要求有偏離時,是否分析了原因,並製訂了糾正措施?
2.4.4 是否按時實施了所要求的糾正措施並檢查了有效性?
2.4.5 是否定期對過程和產品進行審核?
2.4.6 是否對產品和過程進行持續改進?
2.4.7 是否確定了產品和過程的目標,並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了監控?
3、顧客關懷/顧客滿意度
3.1 是否滿足顧客對質量管理體係、產品和過程的要求?
3.2 顧客關懷是否得到了保證,是否收集和處理了顧客抱怨?
3.3 對抱怨是否快速反應,確保了產品供貨?
3.4 與質量要求有偏離時,是否進行了缺陷分析並實施了改進措施?
3.5 員工素質是否滿足了相應的崗位要求?
3.6 是否通過定期的內部審核,驗證了D/TLD零件?
3.7 是否滿足了顧客對於包裝、周轉箱的標識以及數據交換的要求?
現場改善工作與五個步驟,每一個步驟相當於一個“S”
..............................
1.1.1是否已具有了顧客的要求?
1.1.2 是否已有產品開發計劃並遵守了給定的目標?
1.1.3 是否規劃了實現產品開發所需的能力和資源?
1.1.4 是否考慮並掌握了產品的要求?
1.1.5 是否進行了以現有要求為基礎的產品開發可行性研究?
1.1.6 是否規劃了/已具備了項目進展所需的人員和技術的必備條件?
1.1.7 是否分供方也進行了相應的策劃活動並能為此提供證據?
1.2 落實
1.2.1 是否進行了設計FMEA並確定了改進措施?
1.2.2 是否對設計FMEA在項目進展中即時更新,已確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實?
1.2.3 是否製定了質量管理計劃?
1.2.4 是否已獲得各階段所要求的認可/合格證明?
1.2.5 是否已具備必需的開發能力和資源?
1.2.6 是否檢查了分供方相應的活動並能提供證據?
2、過程開發
2.1 策劃
2.1.1是否已具有了產品的要求?
2.1.2 是否已有過程開發計劃並遵守了給定的目標?
2.1.3 是否規劃了實現批量生產所需的能力和資源?
2.1.4 是否考慮並掌握了過程的要求?
2.1.5是否規劃了/已具備了項目進展所需的人員和技術的必備條件?
2.1.6 是否進行了過程FMEA,並確定了改進措施?
2.1.7 是否分供方也進行了相應的規劃活動並能為此提供證據?
2.2 落實
2.2.1 在項目進行中發生變化時,是否對過程FMEA進行了更新,已確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實?
2.2.2 是否製定了質量管理計劃?
2.2.3是否已獲得各階段所要求的認可/合格證明?
2.2.4 為批量生產認可而進行的試生產是否在批量生產條件下進行的?
2.2.5生產文件和檢驗文件是否已具備,是否齊全?
2.2.6 是否已具備必需的生產能力和資源?
2.2.7 是否檢查了分供方相應的活動並能提供證據?
1、分供方/原材料
1.1 是否僅允許已認可的且具有質量能力的分供方供貨?
1.2是否確保了采購件質量符合要求?
1.3 是否對供貨質量業績進行了評價,出現與要求有偏差時是否采取了措施?
1.4 是否與分供方新產品與過程的持續改進商定了質量目標並付之落實?
1.5 已供貨的批量產品是否得到了所要求的認可,並落實了所要求的改進措施?
1.6 針對顧客提供的產品,是否遵守了與顧客事先商定的方法?
1.7 原材料庫存量是否適合於生產要求?
1.8 原材料/內部剩餘料是否按照要求發送/存放
1.9 員工素質是否滿足了相應的崗位要求?
2、生產(每一道工序)
2.1 人員/素質
2.1.1 是否授予員工監控產品質量/過程質量的職責?
2.1.2 是否授予員工對生產設備/生產環境所負的責任?
2.1.3 員工是否適合完成所交付的任務,並保持其素質?
2.1.4 是否有包含頂崗安排的人員配置計劃?
2.1.5 是否建立並有效地適用了員工的激勵機製?
2.2 生產設備/工裝模具
2.2.1 生產設備/工裝模具是否能確保產品特定的質量要求?
2.2.2 在批量生產中使用的測量和檢驗設備能否有效地監控質量要求?
2.2.3 生產工位和檢驗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2.2.4 在生產文件和檢驗文件中是否標出全部的重要事項並得到遵守?
2.2.5 對於調整工作是否配備了必需的輔助器具?
2.2.6 是否在生產開始時進行了生產認可,並記錄調整數據和偏差情況?
2.3 運輸/搬運/貯存/包裝
2.3.1 生產數量/批次大小按要求而定,並有目的地運往下一道工序?
2.3.2 產品/零件是否按照要求存放,運輸器具/包裝設備是否與產品/零件的特點相適應?
2.3.3 廢品、返工返修件和調整零件以及車間裏的餘料是否堅持分開存放和標識?
2.3.4 整個物流是否保證了不混批/不錯料,並確保了可追溯性?
2.3.5 工裝模具、設備和檢測設備是否合適地存放?
2.4 缺陷分析,糾正措施,持續改進
2.4.1 質量數據/過程數據是否被完整地采集並具有可評價性?
2.4.2 質量數據/過程數據是否用統計技術進行了分析,並導出了改進計劃?
2.4.3 與產品和過程要求有偏離時,是否分析了原因,並製訂了糾正措施?
2.4.4 是否按時實施了所要求的糾正措施並檢查了有效性?
2.4.5 是否定期對過程和產品進行審核?
2.4.6 是否對產品和過程進行持續改進?
2.4.7 是否確定了產品和過程的目標,並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了監控?
3、顧客關懷/顧客滿意度
3.1 是否滿足顧客對質量管理體係、產品和過程的要求?
3.2 顧客關懷是否得到了保證,是否收集和處理了顧客抱怨?
3.3 對抱怨是否快速反應,確保了產品供貨?
3.4 與質量要求有偏離時,是否進行了缺陷分析並實施了改進措施?
3.5 員工素質是否滿足了相應的崗位要求?
3.6 是否通過定期的內部審核,驗證了D/TLD零件?
3.7 是否滿足了顧客對於包裝、周轉箱的標識以及數據交換的要求?
現場改善工作與五個步驟,每一個步驟相當於一個“S”
..............................
用戶登陸
供應商管理熱門資料
供應商管理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