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利基化生存手冊(doc 19頁)
中國企業利基化生存手冊(doc 19頁)內容簡介
中國企業利基化生存手冊內容提要:
一方麵中國企業不具備足夠競爭實力,另一方麵跨國公司無暇顧及一些狹小而偏好多樣的消費群體,因此利基戰略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的法寶。
利基企業與客戶之間往往是一種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關係。一方麵,利基企業的服務對象是特定的窄眾,另一方麵,利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優勢,使得客戶很難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越是質量好、服務水準高的產品,客戶的轉移成本就越高,客戶的忠誠度也就越高。
客戶忠誠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源泉,因為忠誠客戶趨向於購買更多的產品、對價格更不敏感,而且主動為本企業傳遞好的口碑。因此,擁有長期忠誠客戶的企業比擁有低單位成本、高市場份額但客戶流失率高的對手更有競爭優勢。這就是利基企業的優勢。市場利基者獲得的是“高邊際收益”,而密集新利体育取现 者獲得的隻是“高總量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球大規模批量化生產能力的發展異常迅猛,世界從一個商品短缺、區域分割的市場迅速進入了一個供給過剩的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產品的同質化傾向日益加深,在此局麵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成為企業關注爭奪的焦點。因此,對基於個性化需求的利基策略的研究與戰略層麵的關注,不僅成為中小企業或後來者的發展機遇,也為靠規模經濟取勝的巨頭贏得了高利潤、持續發展的動力。
而在中國市場,一方麵,多數企業剛剛進入弱冠之年,尚不具備足夠多的資源和足夠強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麵,多元、多級化市場的存在,使得跨國公司根本無暇顧及一些狹小而偏好多樣的消費群體。在這裏,利基戰略就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稱雄一方的法寶。
利基策略讓他們由小變大
幾乎每一個大的跨國企業背後都有著這樣一段利基史。市場後來者們用利基策略創造了新的優勢,並最終占據了強有力的市場位置,改變了曆史格局。
當戴爾(Dell)最初涉足個人計算機業務的時候,國際商用機器(IBM)和康柏(Compaq)正統治著個人計算機市場。當時,所有產品還必須與IBM計算機兼容。而二十年後,IBM已經終止了其個人計算機的生產,康柏也不得不與惠普(HP)合並以求生存。而Dell卻用獨特的直銷模式統治了個人計算機市場。
沃爾瑪(WalMart)進入零售百貨商店市場的時候,西爾斯(Sears)是這個市場的統治者。沃爾瑪用“天天低價”在阿肯色州一個大約5000人口的小鎮上建立了它的登陸點。四十年後,沃爾瑪是全美最大的零售百貨商店,而西爾斯正在掙紮以求生存。
本田(Honda)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進軍美國小型汽車市場的時候,豐田(Toyota)、大眾(Volkswagen)、日產(Nissan)等主要汽車公司已經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地位。“幹淨汽車”的潛在屬性率先感動了以環保為訴求的消費者,如今本田已經是全球汽車工業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廠商之一。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幾乎每一個大的跨國企業背後都有著這樣一段利基史。市場後來者們用利基策略而創造了新的優勢,並最終占據了強有力市場位置,改變了曆史格局。
大企業仍需要利基
大企業若要捕捉新的商機,得到更豐富的利潤,滿足成功擴張的需要,也在選擇利基。
見縫插針,的確是市場後來者或是中小企業的立足之道。然而大企業若要捕捉新的商機,得到更豐富的利潤,滿足成功擴張的需要,也要選擇利基。
菲利浦?科特勒指出:“在麵對更廣闊的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時,跨國企業一個普遍的錯誤就是在所有營銷地點采用標準化、統一的廣告和產品包裝模式。盡管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卻會提高成本。我認為,企業必須根據具體的營銷地點來決定具體的價值方案、信息、媒體和渠道,否則企業將被那些價值方案和原料本地化的產品擠出所在市場。”
而當一個區域性或本地性的品牌進入陌生市場時,隻有提供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產品或占領獨特市場才能站穩腳跟。看看墨西哥啤酒商科羅娜(corona)是怎樣成功地進入美國市場的:首先進入墨西哥裔人口聚居的美國城市,然後逐漸進入美國北部的市場。現今,科羅娜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啤酒進口商。
複合利基成就基業長青
無論企業大小,利基戰略已經成為一種生存選擇。持之以衡的利基態度再加上不斷創新的利基手段,才是讓企業持續成長並基業長青的根本法則。
小企業在進入市場初期往往采用的是單一利基策略,即向某一個細分市場提供獨特而單一的產品。而大企業多是采用複合利基戰略,即多種利基同時並舉。比如一個大型房地產公司會有多個樓盤,有的是針對低收入人群的經濟適用房,有的是針對初次置業的年輕人的小戶型,還有的可能是老年公寓。這是大企業的常見策略,多個子公司就會產生多種利基可能,市場回報模式有所區別,但每一個利基市場的營銷原理是一樣的。
複合利基戰略是解決持續成長的最佳方案。因為靠著大企業的整體品牌力會使多個利基點受益。它會給其他消費者以品牌信息,或者用戶滿意支持,有更多有利的資源和因素作為附加價值。
很多依靠利基戰略而發展壯大的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忘了利基的根本。站在這個角度上說,大企業能夠像小企業那樣尋找利基才是真正的大企業風範。比如寶潔(P&G),在中國市場每推出一個新產品的時候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認真揣摩消費者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絕不是大手一揮上去就幹,而是小心翼翼。寶潔所有的新產品都有一個流程模式,除了做市場調查以外,還有市場測試,然後是選擇一兩個省級市場來做一兩年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看經銷商、品牌團隊以及消費者等幾方麵反映出的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形成一套成熟模式,推廣到全國市場。
..............................
一方麵中國企業不具備足夠競爭實力,另一方麵跨國公司無暇顧及一些狹小而偏好多樣的消費群體,因此利基戰略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的法寶。
利基企業與客戶之間往往是一種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關係。一方麵,利基企業的服務對象是特定的窄眾,另一方麵,利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優勢,使得客戶很難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越是質量好、服務水準高的產品,客戶的轉移成本就越高,客戶的忠誠度也就越高。
客戶忠誠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源泉,因為忠誠客戶趨向於購買更多的產品、對價格更不敏感,而且主動為本企業傳遞好的口碑。因此,擁有長期忠誠客戶的企業比擁有低單位成本、高市場份額但客戶流失率高的對手更有競爭優勢。這就是利基企業的優勢。市場利基者獲得的是“高邊際收益”,而密集新利体育取现 者獲得的隻是“高總量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球大規模批量化生產能力的發展異常迅猛,世界從一個商品短缺、區域分割的市場迅速進入了一個供給過剩的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產品的同質化傾向日益加深,在此局麵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成為企業關注爭奪的焦點。因此,對基於個性化需求的利基策略的研究與戰略層麵的關注,不僅成為中小企業或後來者的發展機遇,也為靠規模經濟取勝的巨頭贏得了高利潤、持續發展的動力。
而在中國市場,一方麵,多數企業剛剛進入弱冠之年,尚不具備足夠多的資源和足夠強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麵,多元、多級化市場的存在,使得跨國公司根本無暇顧及一些狹小而偏好多樣的消費群體。在這裏,利基戰略就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稱雄一方的法寶。
利基策略讓他們由小變大
幾乎每一個大的跨國企業背後都有著這樣一段利基史。市場後來者們用利基策略創造了新的優勢,並最終占據了強有力的市場位置,改變了曆史格局。
當戴爾(Dell)最初涉足個人計算機業務的時候,國際商用機器(IBM)和康柏(Compaq)正統治著個人計算機市場。當時,所有產品還必須與IBM計算機兼容。而二十年後,IBM已經終止了其個人計算機的生產,康柏也不得不與惠普(HP)合並以求生存。而Dell卻用獨特的直銷模式統治了個人計算機市場。
沃爾瑪(WalMart)進入零售百貨商店市場的時候,西爾斯(Sears)是這個市場的統治者。沃爾瑪用“天天低價”在阿肯色州一個大約5000人口的小鎮上建立了它的登陸點。四十年後,沃爾瑪是全美最大的零售百貨商店,而西爾斯正在掙紮以求生存。
本田(Honda)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進軍美國小型汽車市場的時候,豐田(Toyota)、大眾(Volkswagen)、日產(Nissan)等主要汽車公司已經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地位。“幹淨汽車”的潛在屬性率先感動了以環保為訴求的消費者,如今本田已經是全球汽車工業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廠商之一。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幾乎每一個大的跨國企業背後都有著這樣一段利基史。市場後來者們用利基策略而創造了新的優勢,並最終占據了強有力市場位置,改變了曆史格局。
大企業仍需要利基
大企業若要捕捉新的商機,得到更豐富的利潤,滿足成功擴張的需要,也在選擇利基。
見縫插針,的確是市場後來者或是中小企業的立足之道。然而大企業若要捕捉新的商機,得到更豐富的利潤,滿足成功擴張的需要,也要選擇利基。
菲利浦?科特勒指出:“在麵對更廣闊的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時,跨國企業一個普遍的錯誤就是在所有營銷地點采用標準化、統一的廣告和產品包裝模式。盡管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卻會提高成本。我認為,企業必須根據具體的營銷地點來決定具體的價值方案、信息、媒體和渠道,否則企業將被那些價值方案和原料本地化的產品擠出所在市場。”
而當一個區域性或本地性的品牌進入陌生市場時,隻有提供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產品或占領獨特市場才能站穩腳跟。看看墨西哥啤酒商科羅娜(corona)是怎樣成功地進入美國市場的:首先進入墨西哥裔人口聚居的美國城市,然後逐漸進入美國北部的市場。現今,科羅娜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啤酒進口商。
複合利基成就基業長青
無論企業大小,利基戰略已經成為一種生存選擇。持之以衡的利基態度再加上不斷創新的利基手段,才是讓企業持續成長並基業長青的根本法則。
小企業在進入市場初期往往采用的是單一利基策略,即向某一個細分市場提供獨特而單一的產品。而大企業多是采用複合利基戰略,即多種利基同時並舉。比如一個大型房地產公司會有多個樓盤,有的是針對低收入人群的經濟適用房,有的是針對初次置業的年輕人的小戶型,還有的可能是老年公寓。這是大企業的常見策略,多個子公司就會產生多種利基可能,市場回報模式有所區別,但每一個利基市場的營銷原理是一樣的。
複合利基戰略是解決持續成長的最佳方案。因為靠著大企業的整體品牌力會使多個利基點受益。它會給其他消費者以品牌信息,或者用戶滿意支持,有更多有利的資源和因素作為附加價值。
很多依靠利基戰略而發展壯大的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忘了利基的根本。站在這個角度上說,大企業能夠像小企業那樣尋找利基才是真正的大企業風範。比如寶潔(P&G),在中國市場每推出一個新產品的時候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認真揣摩消費者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絕不是大手一揮上去就幹,而是小心翼翼。寶潔所有的新產品都有一個流程模式,除了做市場調查以外,還有市場測試,然後是選擇一兩個省級市場來做一兩年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看經銷商、品牌團隊以及消費者等幾方麵反映出的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形成一套成熟模式,推廣到全國市場。
..............................
用戶登陸
激勵與溝通熱門資料
激勵與溝通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