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山社區建設工作計劃書(doc 14頁)
陽台山社區建設工作計劃書(doc 14頁)內容簡介
陽台山社區建設工作計劃書內容提要:
緊緊圍繞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特色新市北這個主題,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按照“民主管理型、誠信文明型、服務保障型、平安溫馨型、環境優美型、學習創新型”六型標準要求,努力把管區建設成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特色和諧社區。為此,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任務:
1.完善居民自治,推進基層社會民主。進一步完善社區居委會民主自治功能,推進居民自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充分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建設和諧社區的積極性。
──加強製度和規範化建設。在健全完善以《社區居民自治章程》為主體、各項民主管理製度為補充的社區民主自治製度體係基礎上,指導各社區因地製宜地完善居民文明公約、計劃生育公約、環境衛生公約等單項公約,促進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進一步加強統一工作製度、統一服務規範、統一戴證上崗、統一檔案管理建設,實現社區居委會服務管理規範化建設水平新提高。
──深化社區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民主選舉,不斷擴大社區居委會成員直選和戶代表選舉的比例,保障居民群眾的選舉權,到某年,實行直選和戶代表選舉的社區達到50%以上;加強民主管理,建立公開透明的辦事製度、辦事程序,組織引導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保障居民群眾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完善民主決策,居民自治範圍內的事項依程序按大多數居民意見辦理,在決策前充分發揚民主,保障居民群眾的決策權;強化民主監督,組織居民有序開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工作的評價監督活動,堅持和完善居務公開,保障居民群眾的監督權。開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到某年,所有社區達到“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社區”標準。
2.加強社區管理,提高基層管理水平。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我管理機製,促進社區成員廣泛參與,形成社會協同合作、共建和諧社區的良好格局。
──加強社區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社區中介服務組織為補充的社區組織體係建設,完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形成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合力。培育發展社區誌願者組織、老年人組織、殘疾人組織、群眾性文體教育組織以及各種社區服務組織,建立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動員體製,提升社區組織和動員群眾的能力。
──強化社會工作隊伍建設。加強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和服務管理的能力。加大社區誌願者隊伍培育力度,到某年,有10%以上的居民參與社區誌願服務活動。
──健全社區代表會議製度。建立健全駐街單位代表、社會團體代表、居民代表、居住在社區內的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加的社區代表會議製度。進一步完善物業管理小區社區居民、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協商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製,形成在黨的領導下,政府的指導下,共駐、共建和諧社區建設的新型社區管理模式。
──推進社區管理信息化。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管理中的運用,提高街道社區公共服務管理信息化係統建設水平。完善“市北民情在線”係統,暢通社情民意、宣傳法規政策,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效能。
…………
..............................
緊緊圍繞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特色新市北這個主題,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按照“民主管理型、誠信文明型、服務保障型、平安溫馨型、環境優美型、學習創新型”六型標準要求,努力把管區建設成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特色和諧社區。為此,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任務:
1.完善居民自治,推進基層社會民主。進一步完善社區居委會民主自治功能,推進居民自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充分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建設和諧社區的積極性。
──加強製度和規範化建設。在健全完善以《社區居民自治章程》為主體、各項民主管理製度為補充的社區民主自治製度體係基礎上,指導各社區因地製宜地完善居民文明公約、計劃生育公約、環境衛生公約等單項公約,促進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進一步加強統一工作製度、統一服務規範、統一戴證上崗、統一檔案管理建設,實現社區居委會服務管理規範化建設水平新提高。
──深化社區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民主選舉,不斷擴大社區居委會成員直選和戶代表選舉的比例,保障居民群眾的選舉權,到某年,實行直選和戶代表選舉的社區達到50%以上;加強民主管理,建立公開透明的辦事製度、辦事程序,組織引導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保障居民群眾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完善民主決策,居民自治範圍內的事項依程序按大多數居民意見辦理,在決策前充分發揚民主,保障居民群眾的決策權;強化民主監督,組織居民有序開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工作的評價監督活動,堅持和完善居務公開,保障居民群眾的監督權。開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到某年,所有社區達到“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社區”標準。
2.加強社區管理,提高基層管理水平。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我管理機製,促進社區成員廣泛參與,形成社會協同合作、共建和諧社區的良好格局。
──加強社區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社區中介服務組織為補充的社區組織體係建設,完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形成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合力。培育發展社區誌願者組織、老年人組織、殘疾人組織、群眾性文體教育組織以及各種社區服務組織,建立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動員體製,提升社區組織和動員群眾的能力。
──強化社會工作隊伍建設。加強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和服務管理的能力。加大社區誌願者隊伍培育力度,到某年,有10%以上的居民參與社區誌願服務活動。
──健全社區代表會議製度。建立健全駐街單位代表、社會團體代表、居民代表、居住在社區內的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加的社區代表會議製度。進一步完善物業管理小區社區居民、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協商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製,形成在黨的領導下,政府的指導下,共駐、共建和諧社區建設的新型社區管理模式。
──推進社區管理信息化。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管理中的運用,提高街道社區公共服務管理信息化係統建設水平。完善“市北民情在線”係統,暢通社情民意、宣傳法規政策,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效能。
…………
..............................
用戶登陸
工作計劃熱門資料
工作計劃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