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doc 42頁)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doc 42頁)內容簡介
摘要
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時事政治模塊
1黨和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對這一基本路線的簡明概括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體現了發展生產力的本質要求;
“堅持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和外部條件,體現了解放生產力的本質要求;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政治保證,體現了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本質要求。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統一,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體現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此外,黨的基本路線也指明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而全國各族人民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主體;我們的奮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方針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曆史時期所明確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張,是基本路線的展開。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進一步明確了什麼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基本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的有機統一。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就要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製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發展民主,健全法製,建設杜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社會安定,政府廉潔高效,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曆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4)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進社會體製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2.10年5月1日至11年4月30日期間國內外重大時事
(二)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模塊
1.教育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5)《教師資格條例》
(6)《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
(8)《福建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
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時事政治模塊
1黨和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對這一基本路線的簡明概括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體現了發展生產力的本質要求;
“堅持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和外部條件,體現了解放生產力的本質要求;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政治保證,體現了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本質要求。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統一,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體現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此外,黨的基本路線也指明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而全國各族人民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主體;我們的奮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方針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曆史時期所明確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張,是基本路線的展開。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進一步明確了什麼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基本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的有機統一。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就要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製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發展民主,健全法製,建設杜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社會安定,政府廉潔高效,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曆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4)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進社會體製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2.10年5月1日至11年4月30日期間國內外重大時事
(二)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模塊
1.教育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5)《教師資格條例》
(6)《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
(8)《福建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
用戶登陸
招聘麵試熱門資料
招聘麵試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