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 資料信息

醫院職業安全與防護培訓教材(PPT 74頁)

所屬分類:
安全生產
文件大小:
1710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醫院職業, 職業安全, 防護培訓, 培訓教材
醫院職業安全與防護培訓教材(PPT 74頁)內容簡介
職業安全與防護
感控科 黃義超
2017年7月20日
職業防護概況
職業安全與防護監測現狀
我院2015年-2017年上半年,醫務人員共發生職業暴露事件97例;
其中源患者為HBV的22例,HIV的 2例,HCV 2例,
梅毒 2例,經追蹤後均未發生相關感染,
有6名醫務人員感染肺結核,其中1名為耐藥結核感染。
職業暴露類型
一、針刺傷
針刺傷後感染的危險程度
血汙染針頭刺傷後,不同病原體感染危險度
HBV 感染率6%~30%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 0.33%
國外研究證實:
HBV感染率高於HIV感染率55倍,高於HCV38倍
針刺傷常見暴露原因
職業防護措施
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的作用
2003年是SARS疫情;
2014年—2015年埃博拉疫情;
2015年韓國MERS疫情;
艾滋病及乙肝丙肝暴發;
標準預防無時不在疫情的防控之中,
標準預防可以避免更多感染,同時可以避免重大院感事件。
標準預防是所有防護措施的基礎,做好標準預防即保護患者又保護自己。
手衛生
手衛生是醫院感染控製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
手衛生的醫院感控的基礎。
自2009年起WHO倡議發起每年5月5日為世界手衛生日,
旨在強調醫療護理過程中提高醫務人員手部衛生,減少醫源性感染發生。
今年世界手衛生日主題是“遏製抗菌素耐藥,掌握在你我手中。”
(一)什麼是手衛生?
什麼情況下應洗手?
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汙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進行無菌操作、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洗手方法
濕手
取液
揉搓及其方法:
衝洗
幹燥
速幹手消毒劑使用方法
洗手與衛生手消應遵循的原則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可見汙染時,應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手部沒有可見汙染,宜使用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先洗手,後衛生手消毒”的指征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汙染的物品後。
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汙物之後。
外科洗手與手消毒方法
應遵循以下原則:
先洗手,後消毒。
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汙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洗手與手消毒。
手衛生合格的判斷標準
..............................
醫院職業安全與防護培訓教材(PPT 74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