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與工作環境控製程序(doc 5頁)
設備與工作環境控製程序內容提要:
1目的
識別並提供和維護為實現產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設備,識別並管理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範圍
適用於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設備,如工作場所、硬件和軟件、工具和設備、支持性服務如通訊、運輸設備等的控製;對工作環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進行控製。
3職責
3.1生技部負責對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設備進行控製。
4程序
4.1生產設備的識別、提供和維護
4.1.1設備的識別
企業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活動所需的設備包括:工作場所(車間、辦公場所等)、機械設備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軟件(計算機網絡)、支持性服務(水、電、氣供應)、通訊設備、運輸設備等。
4.1.2設備的提供
a) 生技部根據使用部門的需求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提出生產設備配置要求,總經理批準後,由市場部具體實施采購;
b)需要自製的設備由使用部門提出,由生技部設計,總經理批準後,組織加工製造。
4.1.3設備的驗收
a)采購或自製完成的設備,生技部組織使用部門進行安裝調試,確認滿足要求後,由生技部和使用部門在《設備驗收單》上簽字驗收,並記錄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隨機附件及資料等內容。《設備驗收單》由生技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門自行驗收;
b)驗收不合格的設備,生技部與供方協商解決,並在《設備驗收單》上記錄處理結果;
c) 生技部對驗收合格的設備進行編號,建立《設備管理卡》和設備檔案,並在《生產設備一覽表》上登記;
d)生技部根據驗收合格的設備驗收單辦理登記和建檔手續;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倉庫憑設備驗收單辦理入庫手續。
4.1.4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保養
a)根據生產需要,生技部組織編寫設備的操作規程,按《文件控製程序》由管理部發放給使用部門。對於大型、精密設備或關鍵、特殊過程所用的設備必須有操作規程,相關操作人員應由部門負責人組織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
b)生技部製定《設備周保養項目表》,規定保養項目,頻次,按有關規定發給使用部門各崗位人員執行,各部門負責人監督檢查執行情況。生技部每半年收集《設備日常保養表》,整理入檔並作為製定年度檢修計劃的依據;
c) 生技部製定《設備檢修計劃》,發至各部門並會同執行;
d)日常生產中車間無法排除的故障,應填寫《設備檢修單》報生技部檢修。檢修中的設備應掛明顯檢修標誌,檢修好的設備應有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字驗收方可使用。生技部應將檢修情況記錄相應的《設備管理卡》上。
4.2工作環境
生技部應協助品保部及其他部門識別並管理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據生產作業需要,負責確定並提供作業場所必須的基礎設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其中包括:
a) 配置必要的通風、消防器材,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職業衛生、安全;
b) 確保員工生產符合勞動法規的要求。
..............................